• Adler, A. (1956).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A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 from his writings. (Ansbacher, H. L. & Anchbacher, R. R. Eds.). New York: Harper & Row.
  • Carlson, J. & Slavik, S.(1997). Techniques in Adlerian psychology. Washington : DC/Accelerated Development.
  • Carlson, J. Watts, R. E. & Maniacci, M. (2006). Adlerian Therapy: Theory and Practice.Washington, DC : APA Books
  • Dinkmeyer, D. C., & Pew, W. L.& Dinkmeyer, D. C. (1987). Adleria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2nd ed.).Serifa: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 Dinkmeyer, D. & Dreikurs, R. (2000). Encouraging children to learn. Philadelphia : Brunner-Routledge.
  • Dinkmeyer D. Jr. and Carlson, J. (2006). Consultation: Creating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s. (3rd ed.). New York: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 Johansen, T. (2010).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in Psychotherapy: an Individu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 Mosak, H. H. & Pietro, R. D. (2006). Early recollections interpretative method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 Oberst, U. E., Stewart, A. E. (2003). Adlerian psychotherapy :an advanced approach to individual psychology. New York : Brunner-Routledge.
  • Orgler, H. (1973). Alfred Adler the man and his work: Triumph over the inferiority complex (4th ed). London: Sidgwick & Jackon.
  • Stepansky, P. E. (1983). In Freud's shadow :Adler in context. Hillside, N.J. : Analytic Press.
  • Lundin, R. W. (1989). Alfred Adler's basic concepts and implications. Munci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c.
  • Rule, W. R. & Bishop, M. (2006). Adlerian lifestyle counseling : practice and research. New York: Routledge.
  • Sherman, R. & Dinkmeyer, D. (1987). Systems of family therapy :an Adlerian integration. New York: Brunner/Mazel.
  • Slavik, S. & Carlson, J. (2006). Readings in the Theory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Routledge.
  • Sonstegard, M. A., Bitter, J. R. & Pelonis, P. (2004). Adlerian Group Counseling and Therapy : Step-by-step.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Routledge.
  • Sweeney, T. J. (2009). Adleria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 a Practitioner's Approach(5th ed.). New York: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 Watts, R. E. (2003). Adlerian, cognitive, and constructivist therapies : an integrative dialogue.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
  • Yang, J.(楊瑞珠), Milliren, A. & Blagen, M. (20010). The Psychology of Courage: An Adlerian Handbook of Healthy Social Living.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Routledge.
  • Adler, A. (1971)。自卑與超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黃光國譯)台北:志文。(原著出版年:1931)
  • Adler, A. (1974)。自卑與生活(The Science of Life)(葉頌姿譯)。台北:志文。(原著出版於1930)
  • Adler, A. (1997)。 人類面臨的的挑戰(Superiority and Social Interest: A Collection of Later Writings)(劉樂群譯)。台北:志文。(原著出版於1979)
  • Adler, A. (1999)。面對問題兒童的挑戰(The Pattern of Life)(劉樂群譯)。台北:志文。(原著出版於1930)
  • Adler, A. (1990)。瞭解人性-心理生命與性格剖析(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蔡美玲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35)
  • Adler, A. (2001)。超越自卑-個體心理學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Overcome Inferiority Complex)(劉泗譯)。台北:鴻泰。(原著出版於1932)。
  • Dinkmeyer, D. & McKay, G. D. (2003)。父母親自我訓綀手冊(The Parent's Book)(紀李美瑛、紀文祥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 Dinkmeyer, D., McKay, G. D. & Dinkmeyer, J. S. (2003)。幼兒期教養法(Parenting Young Children) (王敬仁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 Dinkmeyer, D., McKay, G. D., Dinkmeyer D. Jr., Dinkmeyer, J. S. & McKay, J. L. (2003)。有效能的父母(The Effective Parent)(宇沙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7)
  • Dinkmeyer, D. & McKay, G. D. (2003)。青少年期教養法(Parenting Teenagers) (第二版)(林瑩珠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0)
  • Dreikurs, R. (1995)。面對孩子的挑戰(The Chanllenge Of Children) (劉樂群譯)。台北:水牛。(原著出版年:1964)
  • Dreikurs, R., Grunwaid, B. B. & Pepper, F. C. (2002)。班級經營與兒童輔導(Maintaining Sanity In The Classroom)(曾端真、曾玲珉譯)。台北:天馬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 Sweeney, T. J. (2007)。阿德勒諮商(Adleria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a Practitioner's Approach, 4th ed.)(唐子俊、唐慧芳、孫肇玢、陳聿潔、黃詩殷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1998)
  • Yang, J., Milliren, A. & Blagen, M.(2010)。勇氣心理學:阿德勒觀點的健康社會生活(The Psychology of Courage: An Adlerian Handbook of Healthy Social Living)(蒙光俊、簡君倫、郭明仁譯)。台北:張老師。(原著出版於2009。)
2232 8d38d
 內容簡介:
這本回憶錄見證了亞隆思想與作品誕生的過程。讓我們看見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個移民家庭的愛恨與夢想,以及一段心理治療發展史的吉光片羽。他一貫的真摯,不管是對父母的遺憾、對妻子的愛戀、對親友的思念、對死亡的恐懼,以及尷尬的旅行經驗、後悔寫下的小說……在在令人動容。他那不畏困窘的分享,彷彿散盡人生最後的力量,也要以一己生命能量照亮眾人。亞隆一生所療癒的不單單是診間的病人,還有遍布全世界的讀者。他說:「我每天收到的信件提醒我,遙遠的國度有一個人,我對他是有幫助的。」
連結:博客來

 

家庭會議 67135內容簡介:

通俗易懂、邏輯清晰且富含許多實用舉例,導向更完善的家庭會議,以及更美好的家庭生活、親子教育。

  ◎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導向,培育孩子逐步成為負責自立、適應力強且有貢獻的成人。
  ◎教導父母和師長善用「關鍵四C」和「家庭會議」,教出品德與能力兼具的孩子。
  ◎輕薄短小,內容豐富,可讀性強,現代忙碌的人們也可以輕鬆閱讀並且加以實踐。

  本書提供詳細又具體的家庭會議實際操作方法,幫助父母運用親密及真誠的技巧召開家庭會議,養育出有能力且有意願在不斷變化之社會中脫穎而出的孩子,所有家庭和孩子,都可以從中受益。

  ★洞察「關鍵四C」,
  呈現家庭會議如何促進孩子發展必要的認知與技能:
  ‧Connection:我與家庭和社會有「連結」,我感覺到「歸屬感」。   
  ‧Capable:我有「能力」,我不斷「進展」,擁有達成家庭任務所需的一切知能。
  ‧Counts:我有「意義和價值」,我可以對家庭和社會做出貢獻,我是被需要的。
  ‧Courage:我有「勇氣」,我接受家人「鼓勵」,能嘗試新事物,且不害怕失敗。

  ●本書旨在協助父母教出孩子具有
  「溝通、自律、責任、良好判斷、合作」的技巧和能力,
  與目前12年國教課綱的精神與理念相契合。

連結:博客來

 

 

編者按:以下中文期刊論文清單,乃透過華藝中文電子期刊資料庫利用「阿德勒」為關鍵字搜尋所得。

臺灣地區共計35篇,從2001年開始收錄,2012年達12篇為高峰,2010年、2014年也都分別有9篇、8篇的發表量。其中共有27篇論文發表於《諮商與輔導》月刊,其他則零星發表於不同的學刊或學報內。

 

王泳貴(2001)。阿德勒學派的理論及其在遊戲治療的應用。諮商與輔導,(184),11-14。
李美遠(2010)。阿德勒學派與焦點解決法在督導技術上的整合。諮商與輔導,(293),21-25。
李嘉娟、黃志和(2016)。阿德勒學派在泛自閉症大學生輔導之應用。諮商與輔導,(370),8-11。
延平(2009)。阿德勒學派。諮商與輔導,(283),5-5。
林世媛(2014)。以阿德勒學派解析電影〈心中的小星星〉之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342),25-30。
林佳盈(2015)。論阿德勒學派在諮商中的原理與應用。諮商與輔導,(355),19-23。
林俊成(2014)。阿德勒學派「自然」與「邏輯」後果在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之運用。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9),15-19。
洪淑雅(2001)。與兒童建立關係的藝術~阿德勒取向遊戲治療。諮商與輔導,(184),6-10。
胡凱閔(2015)。從阿德勒精神分析看鄭莊公失本之原。問學,(19),59-80。
張英熙(2015)。阿德勒鼓勵訓練方案對幼兒園教師的影響。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8(3),29-52。doi:10.3966/207136492015120803002
陳均姝(2001)。阿德勒心理治療與敘事治療。諮商與輔導,(186),21-25。
陳均姝(2002)。阿德勒短期心理諮商。諮商與輔導,(201),21-27。
陳信宏(2013)。從阿德勒學派三段式論述觀點探討個人的社會興趣:以電影《搜索》為例。諮商與輔導,(330),12-16。
陳美璊(2010)。阿德勒學派對輔導與親職教育的提醒。諮商與輔導,(293),17-20。
陳慧女(2004)。阿德勒學派與認知行爲治療在性侵害被害人治療上之應用。諮商與輔導,(218),7-13。
陳慧苓、黃宗堅(2010)。系統觀點取向的阿德勒治療模式於青少年網路成癮之應用。諮商與輔導,(293),6-11。
曾端真(2003)。中青兩代童年記憶中的家庭經驗。本土心理學研究,(19),229-271。doi:10.6254/2003.19.229
曾端真(2007)。“古典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師證照”專業訓練-西北華盛頓阿德勒中心之旅。諮商與輔導,(263),37-41。
曾端真(2008)。“古典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體驗性工作坊”學習之旅。諮商與輔導,(274),45-51。
曾端真(2009)。“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度心理治療”證照與治療團體之旅。諮商與輔導,(286),53-59。
曾端真(2014)。從阿德勒學派觀點解析口吃案例。諮商與輔導,(343),39-44。
黃伊蕾(2011)。從阿德勒理論社會興趣的觀點看《哈利波特》中佛地魔的心理健康。諮商與輔導,(309),35-39。
黃俊翰、連廷嘉、林俊德(2013)。應用塔羅技術融入阿德勒取向青少年人際困擾諮商之任務分析。台灣遊戲治療學報,(3),67-91。doi:10.6139/JTPT.2013.3.7
黃淑珍(2006)。阿德勒學派中早期回憶的意義與解釋。輔導季刊,42(3),49-60。
廖俞榕、連廷嘉(2012)。阿德勒取向團體諮商對於青少年網路成癮的諮商成效。教育實踐與研究,25(2),67-95。
蒙光俊(2008)。阿德勒學派家族治療之概念與處遇策略-以懼學症為例。諮商與輔導,(274),27-30。
蒙光俊(2009)。從阿德勒取向心理治療探討解離性身份疾患之處遇。諮商與輔導,(279),6-10。
蒙光俊(2010)。看見勇氣的魅力-從阿德勒學派協助青少年停止自傷之個案研究。中等教育,61(1),160-173。
蒙光俊、林本喬(2008)。邊綠性人格障礙之處遇-阿德勒學派的觀點。諮商與輔導,(266),26-30。
蒙光俊、張玉萱(2010)。後現代主義之始祖:阿德勒心理學與其對後續學派影響之綜觀。諮商與輔導,(293),2-5。
蒙光俊、楊瑞珠(2010)。從私情(Eros)到博愛(Agape):從阿德勒心理學探討性問題與諮商之處遇。諮商與輔導,(292),2-5+8。
劉雅君(2010)。阿德勒取向團體-運用於人際困擾傾向大學生。諮商與輔導,(293),12-16+11。
蔡惠貞(2016)。以阿德勒治療同儕自殺之青少年。諮商與輔導,(368),46-49。
鮑順聰(2003)。從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看DSM-IV。諮商與輔導,(216),36-42。
鮑順聰(2010)。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哲學基礎:「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探源。諮商與輔導,(300),30-36。
64 4d2b2
 內容簡介:
國際馳名的人格心理學大師李托研究發現,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性格!
  性格不僅源自先天特質與後天的社會環境,還有第三個重要來源,就是我們每天的所作所為,也就是所謂的個人計劃。例如內向的你為了完成老闆交付爭取大訂單的任務,不斷練習在客戶面前侃侃而談,久了就變得更外向更自信。
連結:博客來
 
阿德勒勇氣寶典自助與助人手冊 1c59a
 內容簡介:

已有20年臨床醫療經驗的諮商博士陳偉任醫師,以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統整各學說,提出「阿德勒勇氣改變術:停、看、聽、走四步驟」的自助助人模式。

  停:停止自己失控的情緒

  看:看看這是誰的問題

  聽:聽懂對方的行為目的

  走:走出互動的新選擇

  在完整介紹阿德勒學說後,分別闡述如何在伴侶、親子、家族等關係突破瓶頸,讓雙方走向新的和諧模式,解決人際煩惱。

連結:博客來

 
 

 

交通資訊

加入FB粉絲團

 

加入Line群組

LINE QR d62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