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會議 67135內容簡介:

通俗易懂、邏輯清晰且富含許多實用舉例,導向更完善的家庭會議,以及更美好的家庭生活、親子教育。

  ◎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導向,培育孩子逐步成為負責自立、適應力強且有貢獻的成人。
  ◎教導父母和師長善用「關鍵四C」和「家庭會議」,教出品德與能力兼具的孩子。
  ◎輕薄短小,內容豐富,可讀性強,現代忙碌的人們也可以輕鬆閱讀並且加以實踐。

  本書提供詳細又具體的家庭會議實際操作方法,幫助父母運用親密及真誠的技巧召開家庭會議,養育出有能力且有意願在不斷變化之社會中脫穎而出的孩子,所有家庭和孩子,都可以從中受益。

  ★洞察「關鍵四C」,
  呈現家庭會議如何促進孩子發展必要的認知與技能:
  ‧Connection:我與家庭和社會有「連結」,我感覺到「歸屬感」。   
  ‧Capable:我有「能力」,我不斷「進展」,擁有達成家庭任務所需的一切知能。
  ‧Counts:我有「意義和價值」,我可以對家庭和社會做出貢獻,我是被需要的。
  ‧Courage:我有「勇氣」,我接受家人「鼓勵」,能嘗試新事物,且不害怕失敗。

  ●本書旨在協助父母教出孩子具有
  「溝通、自律、責任、良好判斷、合作」的技巧和能力,
  與目前12年國教課綱的精神與理念相契合。

連結:博客來

 

 

 

社會情懷 afdb7內容簡介:

◎社會情懷是阿德勒心理學理論最大的貢獻,要解決生命加諸於人類的生活挑戰,人們需要預備好與他人同舟共濟並持續追求理想。

  ◎家人和學校能根據本書,引導孩子「預備」好將來在各種生命任務中和人際合作的能力,能在自我關注和關懷他人中做抉擇。

  阿德勒認為人類有「歸屬感、長進、意義和鼓勵」四個心理需求,
  Betty Lou Bettner博士提出相對的四個關鍵能力C:

  Belong歸屬感→Connect連結
  Improve長進→Capable能力
  Significant意義→Count價值
  Encouragement鼓勵→Courage勇氣

  與人交往、發展親密關係(連結);
  獨立自主、享受工作(能力);
  在助人的同時找到生命的意義(價值);
  也因而越來越自信和堅忍(勇氣)。
  具備四C,便能完成人生的三大任務:
  社會、工作、親密(友誼、工作、愛情)。

  四C如今已多方應用在教養、兒童遊戲治療、青少年輔導、創傷治療、
  家長及教師諮詢、教師專業社群、組織成員態度檢核、公共衛生等。
  四C不但可用來估評個人及社群團體的關係效能,
  也可運用在臨床諮商或企業組織變革的目標和策略。

  ★本書為曾貝露教授《四C人生:阿德勒心理健康雕塑手冊》譯作系列五冊的第三冊,歡迎全系列閱讀,全盤掌握阿德勒大師心理學的理論與運用。

連結:博客來

 

 

 

心理健康 a01c0內容簡介:

心理健康的配方在於個體需要感到歸屬和平等,並能夠關懷他人。

  ◎讓孩子覺得有歸屬感,他們會感到安全、安心和友善。
  ◎孩子看到自己進步,會充滿活力,而且準備做得更多。
  ◎感到自己有價值和被重視,孩子會知道什麼事情需要去做。
  ◎受到鼓勵,孩子會準備好迎接每個新的一天,並能夠以有益於他人的方式處理問題、尋找解決方案並實現他們的創造力。

  ●阿德勒的理論提供每個人實現心理健康所需的四個基本要素:

  1.要擁有內在的歸屬感:能感受到與父母、兄弟姐妹、大家庭、老師和朋友的連結,並且知道自己處於一個可被接受且友善的位置。

  2.孩子是社會的一員:尋找歸屬感是他們最強烈的渴望,而這取決於他們是否可以感受到自己對家庭或與對其他群體的歸屬感。

  3.要擁有能夠持續成長、進步和學習的意識:就如嬰兒為了達到下一階段目標的各種努力是充滿如此多的掙扎,但因為目標太重要了,他不能放棄,也不會放棄。

  4.要看看如何才能擁有某種價值感:意義感的需求。每個人都在努力超越自己與生俱來的依賴性,在過程中因為發現自己的能力而感到愉快、滿足或欣慰,於是逐漸邁向獨立。

  ●阿德勒的理論概念多是以某種形式出現在當今每一個著名的心理學理論中,是心理學領域中被借鑑最多,卻也同時最不為人所知的先驅。他始終不斷告訴我們,孩子需要鼓勵。即使有時會感到害怕,仍然需要每天持續建立前進所需的勇氣。

連結:博客來

 

 

 

創造性力量 25cd3內容簡介:

一次讀懂阿德勒的四C人生,讓孩子以健康的方式發展。

  ◎教養孩子是最難的工作,但也是最有價值的工作,而且需在嬰幼時期就開始著手。
  ◎尊重孩子的創造性力量,讓兒童創造自我獨特的人格與個性。
  ◎安心地成為自己又不從人類群體中退出,四C達到完美的平衡。

  Betty Lou Bettner博士專研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數十年,教學與實務經驗豐富。
  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帶領讀者走入阿德勒的智慧,
  將兒童創造自我獨特個性的歷程,一一呈現出來。
  讀者可以透過本書看到兒童個性發展的理論在現實生活中是如何運作。

  阿德勒認為人類有歸屬感、長進、意義和鼓勵的心理需求,
  因而發展出孩子成長的四個關鍵C(簡稱四C):
  Connection連結,Capable能力,Count價值,Courage勇氣。

  四C已多方應用在教養、兒童的遊戲治療、青少年的輔導、創傷治療、
  家長及教師的諮詢、教師專業社群、組織成員的態度檢核和公共衛生等,
  不但可用來估評協個人及社群團體的關係效能,
  也可用來作為促進改變的目標和策略——
  同時也幫你,重新解讀自己的童年。

連結:博客來

 

 
個體心理學講座阿德勒談校園裡的問題兒童 64e33

內容簡介:

孩童的偏差行為,源自於對優越感的追求與對困難的逃避。
阿德勒認為,人的性格在四、五歲時會逐漸定型,並依著發展出的生活方式與對於他人的情感進行。而完備的社群情懷與獨特的生命風格,是健全人生的基礎。
所以在面對校園中出現偏差行為的學生,必須探究他童年時期發展偏差的源頭,並且破除他迷失方向的錯誤觀點,還要教導、協助他認識生命的動力,才能使他融入社會、建立充實的人際關係。
因此阿德勒倡議成立校園諮商中心,他將個體心理學說導入校園,並引導精神科醫生、教師與家人互相合作,重新解讀問題兒童的行為、成因,並且學習使用正確的方式,將其自偏差之路導回正途。
本書是阿德勒為維也納市立師範學院為中學教師們講課的內容,一九二八年整理講座內容出版後,以淺顯的文字與生動的實例成為教師與家長們的實用指南。

連結:博客來

 

 
positive rearing 40849

內容簡介:

「正向教養」是以阿德勒學說為基礎的教養法,主張消除所有懲罰與獎賞,強調用「鼓勵」來教養孩子。簡.尼爾森在一九八○年代,接受美國聯邦政府委託,主持一項兒童教育研究專案,結果發現家長與教師運用阿德勒心理輔導法,對孩童有明顯正面的影響,因而她發展出一套涵蓋溝通、衝突處理與相互尊重的教養方法。過去三十五年,「正向教養」的理論與200多種實用方法,已經成為美國的主流教養方式。
  阿德勒相信改變行為的最佳途徑是要由內而外,幫助扭轉錯誤的信念,協助個人體驗「歸屬於群體」的深層需要。阿德勒去世後,他的門徒魯道夫.德瑞克斯繼續傳布阿德勒學說,將人人平等、尊嚴、尊重等理念擴及父母與師長。阿德勒與德瑞克斯教導我們,孩子所做的行為只是冰山一角,在冰山底層隱藏著行為背後的信念,那才是孩子行為產生的主因。

連結:博客來

 

交通資訊

加入FB粉絲團

 

加入Line群組

LINE QR d62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