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德勒家庭諮詢教室 】

我愛家!不愛枷!

文:趙元芝

每逢清明就是慎終追遠、祭祖掃墓的大日子。唸高一住校的阿義卻感到無比沈重與不滿,父親早逝身為長孫的他不明白怎麼要這麼多拜拜,明明已聽話的提早一週回家祭拜父親,但家人要他清明節還回家拜拜,阿義不敢說連假已經跟同學約好,但臉上的不悅引來家人們的輪番說教,阿義滿心委屈奪門而出。

上高中以前,阿義一直為同住家族三代間時常的衝突感到為難與無力,家裏人一直把他當作小孩子,要他有耳無嘴,無論憤怒或悲傷更完全忽略他的感受。經常看見同住一個屋簷下的大人彼此口出惡言,阿義不解的是家人怎麼可以是這樣?住校後,阿義感受到自立的喜悅,喜歡學校學習與同學相處。反倒是隔週回家一次與家人相聚的經驗益發讓阿義感到不解及抗拒。沈默是一種無聲的抗議,但同時讓阿義更加痛苦,阿義想知道消除壓力的解方。

國健署公布110年度的「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報告」發現學生自殺通報五年飆升8倍,死亡數成長1.65倍…。是什麼導致孩子身心發展情形每況愈下?可能的影響因素不少,但阿德勒心理學認為缺乏隸屬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阿德勒說人是社群性的動物,渴望在群體中有歸屬感同時有成長的需求。家是孩子第一個社群,通常身體的照顧無虞,但心靈的照顧經常被忽略。以在家裡長期不能有聲音的阿義為例,面對家庭傳統與自我發展需求碰撞時,內心的不滿一次次升高。為什麼不試著跟家人溝通?因為阿義心中已經設定「溝通無效」的答案,這是從小到大與家人僵化互動經驗的歸納,有可能是阿義錯誤的主觀詮釋,但不可否認阿義是氣餒的。回家與沮喪若不幸形成連體嬰,家會不會變成了枷?

與家人相處過程中,爭執與衝突在所難免,華人社會更常見透過責備與批評來表達重視與關愛家人,雖普遍但不健康的家庭關係有解方嗎?阿德勒說人人都是自己人生故事的創作者。如高一的阿義選擇先離開現場,讓自己在安全的地方喘口氣、深呼吸,透過找人聊聊抒發自己的情緒,等安頓好自己的狀態,才有可能釐清自己感受到什麼?在想什麼?哪些是負向且不切實際的想法?哪些是長期以往僵化的互動模式?不想反覆失去彼此澄清核對的空間,我在乎什麼?我還可以做什麼?

歸屬感不能等別人給。重新創造好的連結是每個家庭成員要努力的課題,即使感覺家人無法改變,但我是成長的個體,將焦點放回自己身上,相信我有能力區辨不合理的想法,能思考更多其他可能性,更可以重新選擇,用不具威脅性的方式與家人溝通及核對彼此的想法,即使不能立竿見影,但方向對,我相信與家人的連結一直都在,回家將不再是回枷。

 

趙元芝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第四屆理事長、臺中家庭教育中心輔導員、教育部家庭教育專業人員、阿德勒學派心師諮詢師、退休國中教師。興趣是關懷我們的家,樂於推廣阿德勒心理學及其實務應用。

交通資訊

加入FB粉絲團

 

加入Line群組

LINE QR d62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