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消息

活動消息

活動消息

2025年會工作坊/從理解人性到案例解析—古典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的觀點

發佈: 2025-01-08 15:18   2025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年會 會前實體工作坊 *內容綱要: 1、阿德勒的人性觀 2、故事即人生—故事中的自卑感、優越感、私人邏輯、行為動向 3、案例解析與演練 *報名資格:有諮商、輔導、助人實務工作經驗者 *講師 曾端真教授 簡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退休教授 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 「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度治療師」(Certification in Classical Adlerian Depth Psychotherapy) 專長:阿德勒學派個別諮商、親職教育、家庭諮商、諮商督導。  近期著作: 1克服自卑的勇氣(2023)、 2解密自卑情結(2021)、 3鼓勵孩子邁向勇氣之路(2018)、 4傾聽生命故事與敘說的療癒力(2016)、 5教出有勇氣與行動力的孩子(2013)。 *報名相關: ⏰時間:2025年2月16日(星期日)09:00-16:00 📢地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明德樓3樓C631教室 💰費用:會員/學生2000元 非會員2600元 報名連結:https://tsap.neticrm.tw/civicrm/event/register?reset=1&id=90 Prev上一篇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2025年會 下一篇TSAP阿德勒心理學取向伴侶諮商師/諮詢師/讀書會帶領人認證課程Next

活動消息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2025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壁報論文徵稿啟事

發佈: 2025-01-02 16:38 社團法人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謹訂於2025年2月28日(五)舉辦「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2025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本屆以「歸屬的勇氣:從自我、他人到群體」為主題,歡迎各界阿德勒心理學同好及相關系所碩、博士生踴躍投稿壁報論文 壹、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貳、協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叁、活動日期:2025年2月28日 (星期五)09:00-17:00 肆、活動地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際會議廳 (高雄市苓雅區和平一路116號行政大樓10F) 伍、徵稿對象:心理與教育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研究生、實務工作者 陸、徵稿主題: 一、與「歸屬的勇氣:從自我、他人到群體」相關之主題。 二、各場域助人工作實務中,與歸屬、合作相關議題之探討與反思。(例:如何在醫病關係、諮商關係、督導關係、師生關係、跨系統…取得歸屬並落實合作之關係) 三、各場域助人工作實務中,運用個體心理學之實踐與探討。 四、其他與本次年會主題相關之重大或具相當創新性之研究性或實務性論文發表。 柒、本次年會壁報論文投稿採線上投稿,形式說明如下: 一、 請依據徵文主題之範圍,自訂論文題目。投稿壁報論文之摘要以中文1000字或英文500字為限(請擇一撰寫)。 二、 內容應包括論文標題、作者及服務單位/就讀校系、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及討論,並加註3至5個關鍵字,論文以APA第七版格式撰寫。 三、 投稿相關表件請以Microsoft Word 97-2003以後版本繳寄,版面之邊界不必更改(上、下各2.54cm;左、右各3.17cm)。 四、 檔名請註明:標題、第一作者之姓名;若一人投稿多篇,請在姓名後加上數字以方便區隔,例如「個體心理學原則運用於高中性別平等教育之方案實例與成效評估-吳小美1.doc」。摘要投稿格式請參考(附件一):摘要投稿格式。 五、投稿請將下列相關表件寄至學會信箱:alfredadler.taiwan@gmail.com 捌、投稿繳交表件自我檢核: 一、 壁報論文投稿資料表(附件二) 二、 壁報論文摘要 三、 投稿人需報名註冊本次年會(若未繳費將視同放棄投稿,如獲選發表,本會有權取消其發表資格;若未獲選亦不出席年會,可向大會申請退費) *年會活動詳情https://www.tsap.org.tw/?p=2709*年會報名https

活動消息

2025年會工作坊/健康從我開始:阿德勒觀點的身心照顧

發佈: 2024-12-27 12:15 2025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年會 會前實體工作坊 阿德勒心理學主張「家」是一個人最早的社會團體,在家庭中的地位、家人互動、及生命早期經驗構成每個人獨一無二的認知信念、態度、特質及面對生活挑戰的生命風格。童年和家庭生活常見的創傷和失落經驗(諸如意外重大事故、疾病、失親、失依、家暴、父母分居離婚、失業等)讓當事人倍感生存的威脅,不但影響孩子大腦發展和自己、他人的連結產生困難,隸屬感匱乏,也影響著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身心功能,引發了所謂的失聯症候群「disconnection syndrome」,其中諸多症狀包括自我中心、人際關係破裂、尋求立即滿足、衝動、成癮行為、無所事事、孤獨、慢性疾病、甚至導致癌症或失智等。 由創會理事長楊瑞珠老師親自帶領,這場工作坊將圍繞五大生命任務——工作、親密關係、社會關係、自我照護與靈性——這場工作坊將帶您深入了解如何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視角,結合當代神經科學與整合醫學,探索身心健康與助人工作的關鍵策略。帶領助人工作者學習如何平衡自我與外界,實現全人關懷的目標。 整合視角:融合阿德勒心理學與當代整合醫學的理念,探索身心健康與生命經驗的連結。實務應用:提供可行的自我療癒策略,幫助助人工作者及大眾提升面對挑戰的韌性與能力。 講師 楊瑞珠教授 簡介 (一)學歷:台南師專國小師資科美勞組、淡江大學英文系學士、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諮商碩士、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諮商員教育哲學博士。 (二)教學:台灣國小教師,美國伊利諾州、加州、賓州州立大學諮商研究所教授、高師大輔導研究所教授、高師大教育所教授退休。 (三)組織領導:高師大輔導研究所創所所長,伊利諾州生涯發展學會,伊利諾州諮商學會理事長,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創會理事長(北美阿德勒心理學分會)、「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主持人。 (四)專業認可:北美阿德勒心理學會 Diplomate(代言人)及終身成就獎,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木鐸獎等。美國國家諮商師、美國國際營養認證健康教練,身心醫學與創傷療癒(進階訓練中)。 ⏰時間:2025年1月26日(星期日)09:00-12:00 📢地點:漫思匯所 💰費用:會員1600元/非會員2200元 報名連結:https://tsap.neticrm.tw/civicrm/event/register?reset=1&id=89 這堂課特別適

活動消息

【重要通知】2025臺灣阿德勒心理學年會與改選公告

發佈: 2024-12-24 09:48 敬愛的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全體會員:          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本學會的支持與參與。隨著學會的發展,我們即將進行理監事改選,誠邀會員積極自薦或提名候選人,共同創造學會的未來。改選相關資訊已詳列於附件,請務必細閱並踴躍參與。   ★★★登記時間:自113年12月22日(星期一)起至114年1月24日止★★★         同時,本年度年會暨國際研討會將於2025年 2月28日在高雄師範大學舉行,已榮幸邀請國際學者也是阿德勒心理學專家Jon Sperry探討心理學前沿議題。我們期待藉由連結(Connection)與歸屬意義(Count),攜手提升會員的專業能力(Competence),並鼓勵以勇氣(Courage)面對未來挑戰,若不克出席者請填寫委託書。 選務辦法與委託書檔案: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8yp-v7jgNfQlOpeQNfoyAd3hi2NwRWFi?usp=drive_link 期待您的參與與支持!  祝您闔家身體健康、事事順心!   此致  社團法人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全體理監事 敬邀2024年12月22日 Prev上一篇0403地震災後壓力緩衝和創傷自我療癒支持團體 下一篇健康從我開始:阿德勒觀點的身心照顧Next

活動消息

0403地震災後壓力緩衝和創傷自我療癒支持團體

發佈: 2024-04-15 20:41 0403地震災後壓力緩衝和創傷自我療癒支持團體 「確實,唯有在黑暗中可尋得光明,因此悲傷時也是我們最接近光明的時候。」(Ecahart) 一、背景信念 花蓮大地震和數百個餘震再度給在台灣的我們帶來無比的驚嚇,生命、家園和交通的破壞和損失難以彌補,政府也補助專業人員提供團體心理治療和一對一心理諮商。災後心理重建路途很漫長,需求常因人而異。當代失落、悲傷和創傷療癒觀點交集在我們面對威脅時的身體能量的運用和隱藏,身體紀錄了我們從過去累積而來的傷害和痛苦。創傷復原療癒也因而著重藉由建立安全的氛圍,接納和支持受創者找出自我身體的覺察以及逐步消除和身體的疏離,相信並找回我們的身心系統本然的療癒智慧和能力。阿德勒心理相信人身心不可分割,人也是社會的存在,團體能為成員帶來社群感的療癒力。因此,邀請受此事件影響身心的朋友,或願意體驗身心自我照護的專業助人者報名參加此支持團體。 二、活動名稱:0403地震災後壓力緩衝和創傷自我療癒支持團體三、時間:113年4月20日(週六),早上10:00-12:00。四、實施方式:Zoom (連結在報名後之行前通知中提供)。五、主辦單位: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六、協辦單位: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喜願鳥數位文化。七、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KB2ijygkgHKduy2DA

活動消息

公益講座/與世界接軌:時代浪潮中的專橫性格與社會情懷

與世界接軌:時代浪潮中的專橫性格與社會情懷 發佈: 2024-03-02 11:11 一、講座主題:與世界接軌:時代浪潮中的專橫性格與社會情懷 二、講座日期:2024/3/10 (日) 09:00-12:00 三、講座方式:實體-大安國中實踐樓三樓會議室 或 線上-視訊 同步進行 四、講師:Dr. Marina Bluvshtein (世界阿德勒心理學會 理事長) ★線上已額滿請勿報名將依報名順序優先錄取前100位線上報名者★此公益講座「免收報名費用」,敬請把握★實體人數限額100人。 報名連結:https://tsap.neticrm.tw/civicrm/event/register?reset=1&id=78 Prev上一篇阿德勒心理學讀書研討暨讀書會帶領人認證(台北場)

活動消息

2024年會系列工作坊 在家與非家之間

發佈: 2025-04-24 21:22 在家與非家之間 談安置兒少對家的探索與再現 對於在安置機構長大的孩子,家,是什麼?似乎是個難解的謎題,是一場長久感受與尋覓交織的旅程。那不只是一個地點,更是情感的寄託,是身心可以棲息的避風港。 對於這些孩子而言,安置機構是否能稱之為家?這樣的好奇在寂靜的夜深人靜之時,更是在心中默默地、無聲地迴旋著這個問題,期待著答案的降臨。 身為安置機構的哺育者和照料者,就像是航海中的舵手,努力引導著孩子們在人生的大海中穩健前行,用心去聆聽了解他們的不易,去感受、去擁抱那些未曾言說的言辭,在此過程中,不斷學習如何遞出愛與關懷的雙手,塑造一個溫暖而穩定的環境,期望這份暫時的庇護,能讓孩子們的心靈得到片刻的慰藉以及長久穩定的力量,重要的是在這探索的旅程中,每一個靈魂都能獲得理解與接納,都能在彼此間交流和共存,找到屬於自己的「家」的定義。 透過徐瑜主任精心安排的課程,我們將深入探究兒少安置機構與一般家庭的迥異之處及其所面臨的挑戰。主任的豐富知識與細膩觀察,為我們繪製了關於安置機構兒少生活的實境藍圖,以及一系列為獨立人生奮鬥準備的策略,使我們得以更精確地洞察安置機構中孩童的日常,從而引導我們攜手助力他們邁向豐盈未來。 1、   主辦單位: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2、   報名資格:凡對於阿德勒心理有興趣之心理諮商、輔導、教育人員、企業人士等助人工作者和對心理健康有興趣之一般民眾均歡迎報名參加。 3、   上課時間:2024/3/24(日)10:00-12:00  4、   上課方式與地點:線上視訊授課 5、   講師簡介: 徐瑜  理事長 現職 財團法人良顯堂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南投縣私立陳綢兒少家園-主任 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理事長 主要經歷 陳綢兒少中心社工員、社工督導、主任 社團法人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第七屆、第八屆監事 社團法人台灣兒童權益聯盟第三屆理事 社團法人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第一屆常務理事、第二屆理事長(2023~2025)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原住民文化產業與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族專班/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青少年培力商店(靠山咖哩)主任 南投縣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籌備小組、發起人 專長   兒少安置照顧實務、兒童人權公約 認證 社會工作師證書  內授中社字第1000719716號 社會工作師執業執照  府社工字第1

活動消息

2024年會系列工作坊 從家庭星座體驗創傷修復

發佈: 2025-04-24 21:20 從家庭星座體驗創傷修復 這是一場深度體現阿德勒心理學核心理論的工作坊,將以家庭星座為起點,重新審視家庭成員的生命風格,透過家庭星座的觀察體驗,解開這些互動的奧秘。同時,我們也將有機會深入探討創傷如何與家庭互動緊密交織,理解這種交織如何形塑個體獨特的生命風格。 理解和揭示這些互動如何影響我們的內在世界,是啟動創傷修復的重要一環,講者近年融入阿德勒心理學於健康教練的引導概念,以獨到的策略從生理層面帶領我們更深入理解及體驗創傷修復的實際操作。 這不僅是一場單純學習的工作坊,更是一場感性的體驗之旅。邀請您與我們一起,透過深度體驗、親身感受家庭動力和創傷修復的共鳴,為自己拓展全新的心靈視野,選擇更有意義的互動模式,重新定義與家庭互動的關係,開啟創傷修復的契機。 1、   主辦單位: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2、   報名資格:凡對於阿德勒心理有興趣之心理諮商、輔導、教育人員、企業人士等助人工作者和對心理健康有興趣之一般民眾均歡迎報名參加 3、   上課時間:2024/2/28(三)09:00-12:00 4、   上課方式與地點:線上視訊授課+實體授課        (實體上課地點:Happ. 小樹屋 – 大葉桉 212(臺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20號2樓-212房) 🔹交通方式:捷運民權西路站(10 號出口/需步行約 350 公尺、7 號出口/步行約 150公尺需過馬路、1 號出口/需步行約 250 公尺) 詳細資訊請至 https://thehapp.com/space/showpassword/oAqqB 5、   講師簡介: 楊瑞珠 教授(Julia Yang Blagen) 學    歷 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諮商哲學博士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諮商碩士 淡江大學英文系學士 臺南師專國小師資科美勞組 任    教 臺灣國小美術教師 美國伊利諾州力州長大學 (Chicago) 諮商心理研究所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 (Fresno) 諮商研究所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 (Shippensburg) 諮商研究所教授 臺灣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教育研究所 慈濟大學兼任教授 組織領導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創會理事長 美國伊利諾州諮商學會第64屆理事長 美國伊利諾州生涯發展學會理事長 美國生涯發展與諮商學會 (National Career D

活動消息

2024年會系列工作坊 阿德勒取向家族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發佈: 2025-04-24 21:18 阿德勒取向家族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阿德勒心理學將社會脈絡視為鑰匙,而每個人的第一個社會就是家庭。阿德勒心理學是家族治療的奠基者,這六小時的工作坊將聚焦於家庭成員或家庭本身的創傷療癒議題,以阿德勒取向的觀點進行概念化,講解如何使用隱喻、早期回憶或相關重要技術進行治療。透過理論融入演練,帶領我們學會從家庭動力拆解與重建眼前的困境,穩固阿德勒取向家族治療的實務能力。 家族治療的複雜度遠超過個別或伴侶諮商,每個個體都有其獨特的脈絡。所有問題皆源自家庭成員間互動的影響,而要理解這些影響,我們必須深入了解不同成長脈絡如何影響不同個體對相同事件的解讀。因此,重新連結和提升對彼此的理解、共構出新的互動模式,是阿德勒取向家族治療的核心。 面對困難的家庭議題,先從看懂家庭動力開始,然後才能有針對性地架構出清晰的處遇策略。這是一場深度探索人際關係和家庭動力的學習工作坊,更是一次關於認識自己和理解他人的情感之旅,透過世界級阿德勒心理學專家的面對面引導,將您的專業能力提升至全新高度,邁向深度理解和持久療癒,成為驅動家庭變革的力量。 1、   主辦單位: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2、   報名資格:凡對於阿德勒心理有興趣之心理諮商、輔導、教育人員、企業人士等助人工作者和對心理健康有興趣之一般民眾均歡迎報名參加。 3、   上課時間:2024/3/3(日)09:00-16:00 4、   上課方式與地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實體授課 5、   講師簡介: Dr. Marina Bluvshtein 學    歷 Harold Abel School of Psychology Capella University Alfred Adler Graduate School of Minnesota   組織領導 Founder of Adler Academy of Minnesota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Adlerian Practice and Scholarship and Professor,  Adler University, Chicago 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IAIP) 專

活動消息

2024年會系列工作坊 直達身心擁抱的力量

發佈: 2025-04-24 21:11 直達身心擁抱的力量 重量毯手作工作坊 重量毯(Weighted Blanket)它是一件有重量的被子或小毯子,在國外廣泛應用在助眠方面,使人可以睡得安穩。由於重量均勻分布的深觸壓,帶來一種仿像重回母親孕育歷程的溫暖感,深層安全的擁抱感,透過重量呼喚內在的感受,讓長大成年的自己,滋養出力量去愛內在那個曾經受傷的小孩,也讓成長過程中受傷的孩童重新感受到懷抱中的慰藉,不僅重燃了被愛的渴望,更點亮了每顆心中希望的火種。 在豐富的經驗與理論支持下,守谷香老師溫暖與細心地引導下,我們親手針線流轉,縫製出擁有自己生命重量的小毯。就在這一針一線間,愛與溫暖被賦予了形態,得以在我們生命中生生不息。這不僅是一件手作品,也是一種治癒,可以成為每個人心中的避風港,蘊含著無需言語的支持與力量。 1、   主辦單位: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2、   報名資格:凡對於阿德勒心理有興趣之心理諮商、輔導、教育人員、企業人士等助人工作者和對心理健康有興趣之一般民眾均歡迎報名參加。 3、   上課時間:2024/3/23(六) 13:00-17:00 4、   上課方式與地點:實體授課;南部課程中心 (高市鳳山區經武路28巷20號4樓) 5、   講師簡介: 守谷香  老師 現職 作家、縫癒工作者 主要經歷 1.「寫故事的人」 擔任小說作家、雜誌主編、電視劇作家,浸潤於自由寫作中,將溫暖透過故事傳遞與散布,撫慰需要協助的普羅大眾。 2.「陪伴的人」 曾參與照顧擱淺鯨豚的工作,並在救助的經驗中延伸出了重量毯概念,進而陪伴遭受創傷,如同擱淺狀態的人類,重新接受單純真摯的情感以及具有療癒性的感受。 3.「重量毯推廣者」 以手作的方式展現出溫暖與社會的關懷,創造出「不能擁抱的擁抱」,溫暖需要的孩童,並與胡嘉琪心理師研究團隊一同合作,歷經三年的努力,紀錄在地助人經驗與大量國內數據,最後發表成書,更進一步拓展手作教學,以擴展幫助幫助社會上需要陪伴的民眾,如收出養父母、成癮嬰幼兒、寵物、助人工作者、各種社福單位等。 專長 文學著作、重量毯製作與教學 著作 守谷香(2001)。藍月亮。紅色文化。 守谷香(2002)。眼鯨。紅色文化。 守谷香(2003)。從鯨以後。紅色文化。 守谷香(2007)。39元的幸福生活365。麥浩斯。 鄧美華、守谷香(2013)。親手做給小寶貝0-5歲衣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