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消息

活動消息

活動消息

2024年會系列工作坊 多元家庭的辨識與理解

發佈: 2025-04-24 21:07 多元家庭的辨識與理解 體現家庭價值的實踐策略 身為助人者,我們如同土地上的耕耘者,吸納多元文化的養分,孕育著成長。幫助人們及家庭建立起社會的連結,並在每一次與生命的交匯中,看見並肯定家庭樣貌的多元性及其存在。我們進入處境脈絡中與人相遇、相識,架起差異之間的橋樑,讓不同的根和枝在生命的田園中交織成一棵茂盛的樹。這是一個溫馨的庇護所,讓家庭成員在這片林蔭下安心成長,勇敢地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 在資深講師達努巴克的陪伴下,我們輕舟啟程,一同重新認識社會既存結構的壓制,以及滋養主體發展的行動力。他的生命歷程和獨到見解將引導我們以真誠迎接每一位背景各異的來訪者。我們將以公正無私的心懷,擁抱著每一個與我們相遇的靈魂。 1、   主辦單位: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2、   報名資格:凡對於阿德勒心理有興趣之心理諮商、輔導、教育人員、企業人士等助人工作者和對心理健康有興趣之一般民眾均歡迎報名參加。 3、   上課時間:2024/2/21(三) 19:00-21:00 4、   上課方式與地點:線上視訊授課 5、   講師簡介: 瑪達拉・達努巴克 老師 現職 高雄市國昌國中專任輔導教師 主要經歷 高雄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資深督導 國立空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兼任講師 專長   諮商輔導、生命敘事、性別平等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認證 教師證  教中字第278254號 著作 瑪達拉‧達努巴克(2014)。找路‧回家:不再「靠勢」的原住民同志教師。東華大學博士論文。 瑪達拉‧達努巴克(2004)。是原住民,也是同志:排灣男同志Dakanow的生命之歌。高師大性別教育所碩士論文。 瑪達拉•達努巴克(2020)。當paiwan 部落僑民遇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政策:傳統領域自主宣告的行動反映。收錄於《排灣學資料彙編第二輯-深耕排灣學:空間的呢喃》。國立屏東大學出版。 瑪達拉・達努巴克、林漢瓊(2019)。我們在差異中相遇:一段與跨國伴侶的合作對話實踐反映。關係、對話與療癒:助人專業工作者的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屏東大學。 瑪達拉‧達努巴克(2018)。排灣族原住民之自我殖民情狀分析:以公墓更新政策為例。收錄於《刻劃排灣學-文化的持續與變遷:排灣學資料彙編第一輯》

活動消息

2024年會系列工作坊 世代交替間的自我照護與療癒

發佈: 2025-04-24 21:03 世代交替間的自我照護與療癒 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 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我們面對了許多了解與不被了解的挑戰,講者將帶領我們共同開啟世代間情感脈絡的療癒之旅,這不僅僅是一場學習,更是在理解和被理解間的情感中深入探索,那些可能令我們受傷或誤傷他人的歷程。 理解創傷的重點不在於深究創傷本身,而是我們如何看待創傷對我們的影響。這是一場超越痛點的探索,融合阿德勒心理學的智慧,重新定義自我和世代間的連結。我們將從世代交替的脈絡中,一同尋找社會情懷的核心。透過關係連結,發現身心的療癒之道,讓我們在這場心靈的尋找中,重新建構彼此的連結並擁有歸屬。 特別適合對世代交替感到衝突與感到挫折的您,這場工作坊將是一次尋找適應智慧的契機,培養內在的彈性,重新建立對未來的期許。踏上這場穿越時光的療癒之旅,讓我們一同啟發心靈的智慧,共同迎向更具意義的未來。抓住這個機會,一同前進! 1、   主辦單位: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2、   報名資格:凡對於阿德勒心理有興趣之心理諮商、輔導、教育人員、企業人士等助人工作者和對心理健康有興趣之一般民眾均歡迎報名參加。 3、   上課時間:2024/2/22(四)18:00-21:00 4、   上課方式與地點:線上視訊授課 5、   講師簡介: Mark T. Blagen, Ph.D. 現職 Retired – Counselor Educator Governors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Department of Addictions Studies and Behavioral Health 學經歷 Ph.D.-2002 Old Dominion University,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Urban Services-Counseling Concentration M.S. -1990 Old Dominion University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community Counseling Emphasis B.S. 1988 University of the State of New York Major: Sociology Certified Addic

活動消息

2023品味阿德勒系列講座5 向阿德勒學做好爸爸~

發佈: 2025-04-24 21:00 (全台)2023品味阿德勒系列講座5 向阿德勒學做好爸爸~ 講題:向阿德勒學做好爸爸~身兼心理師與家庭主夫的實踐歷程 2️.內容:在本講座中,黃柏嘉心理師將會分享,他如何將阿德勒心理學落實在每天的家庭主夫生活當中?他將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包括何以他會希望成為一個家庭主夫?他如何走過離開職場走入家庭初期的焦慮不安,以及如何與伴侶建立合作平等的育兒伙伴關係? a.早年回憶—從有點瘋狂的母親談起,何以我從小學開始就想成為一個家庭主夫?b.帶著勇氣前行–捨棄穩定且高薪的工作,返家育兒的焦慮與不安如何緩解?<如果你迷戀厚實的屋頂,就會失去浩瀚的繁星>c.合作平等的伴侶關係—當育兒錯誤發生時,你選擇成為伴侶的幫手?還是對手?運用阿德勒心理學,把每一次錯誤當成學習成長的機會! 3️.主講人頭銜:黃柏嘉諮商心理師4️.主講人自我介紹:諮商心理師,專長是阿德勒取向諮商,以及正向管教親職教養諮詢。協助家庭暴力加害人族群18年、幫助案主瞭解如何面對家人間的衝突;以及如何不用打罵的方式,也能有效的教養家中孩子。從小的志願就是當個全職家庭主夫,老大出生後便決定實踐夢想,開始長達十年的奶爸生活!享受專注陪伴兩個孩子長大的每一天。從2018年開始,在孩子的鼓勵下,開始在臉書上分享全職家庭主夫的育兒生活,希望透過幽默、溫暖又貼近實際生活的親子對話互動,幫助讀者瞭解如何透過對話與故事引導孩子思考;藉由鼓勵激發孩子勇氣;並且帶著信任放手讓孩子看見自己的可能性。 5️.日期/時間:12/16(六)下午14:00~15:30 6️.講座形式:線上視訊(不接受錄影回放!) 報名連結:https://tsap.neticrm.tw/civicrm/event/register?reset=1&id=64 Prev上一篇2025年會工作坊/從理解人性到案例解析—古典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的觀點

活動消息

2024年會壁報論文徵稿啟事

發佈: 2025-04-24 20:55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2024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壁報論文徵稿啟事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謹訂於2024年3月2日(六)舉辦「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2024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本屆以「家庭關照—從成長、發展到創傷療癒」為主題,歡迎各界阿德勒心理學同好及相關系所碩、博士生踴躍投稿壁報論文。 壹、主辦單位: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貳、協辦單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臺中市家庭教育中心 叁、活動日期:2024年3月2日 (星期六)09:00-17:30  肆、活動地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方形劇場(南投縣埔里鎮大學路1號) 伍、徵稿對象:心理與教育領域相關系所專家學者及研究生、實務工作者 陸、徵稿主題: 一、連結(Connection)/創建真摯的人際關係:探討如何建立和培養具有真摯連結的人際關係,強調感受連結的重要性;可以涵蓋個人、家庭、社區、職場等場域中如何建立深刻的連結之探討。 二、肯定(Affirmation)/增強自我肯定和肯定他人的力量:關注如何增強自我肯定和肯定他人,以促進美好的關係;可以包括個人成長、自尊心、自我價值感、以及如何將這些因素融入到關係中。 三、尊重(Respect)/個人尊重和多元文化理解:強調個人尊重和多元文化理解的重要性,以促進平等的關係;可以探討尊重、多元文化、性別平等、以及如何建立尊重他人的價值觀。 四、平等(Equality)/實現平等的關係和社會參與:聚焦於如何在人際關係和社會參與中實現平等;可以探討性別平等、平等的社會參與,以及如何消除不平等的障礙。 五、其他與本次年會主題相關之重大或具相當創新性之研究性或實務性論文發表。 柒、本次年會壁報論文投稿採線上投稿,形式說明如下: 一、  請依據徵文主題之範圍,自訂論文題目。投稿壁報論文之摘要以中文1000字或英文500字為限(請擇一撰寫)。 二、  內容應包括論文標題、作者及服務單位/就讀校系、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及討論,並加註3至5個關鍵字,論文以APA最新版格式撰寫。 三、  投稿相關表件請以Microsoft Word 97-2003以後版本繳寄,版面之邊界不必更改(上、下各2.54cm;左、右各3.17cm)。 四、  檔名請註明:標題、第一作者之姓名;若一人投稿多篇,請在姓名後加上數字以方便區隔,例如「個體心理學原則運用於高中性別

活動消息

北美NASAP第71屆年會

發佈: 2025-04-24 16:10 北美NASAP第71屆年會 北美NASAP(North American Society of Adlerian Psychology)第71屆年會將於2023/6/1-4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舉行。今年年會主題是:變革:一切都可以永遠不同(Changemaking:Everything Can Always Be Different)。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TSAP)收到來自NASAP理事長的邀請信,以及相關資料(如下),歡迎下載。 Prev上一篇2025年會工作坊/從理解人性到案例解析—古典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的觀點

活動消息

一次讀懂阿德勒的四C人生

發佈: 2024-08-19 21:00 ????新書上市【倒數預購】一次讀懂阿德勒的四C人生! 由北美阿德勒心理學會代言人Betty Lou Bettner 博士 撰寫套書,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創會理事長楊瑞珠教授總審閱及多位專業背景之講師共同翻譯,阿德勒心理學透過「自卑與超越」(原文為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中譯本引進台灣後陸續有不少譯自英文、德文和日文翻譯之相關書籍,但能把阿德勒龐大知識體系化為具體可行助人策略的書真的少之又少。 當代阿德勒心理學者Betty Lou Bettner 從1989年開始根據阿德勒所認為人類有歸屬感、長進、意義和鼓勵的心裡需求提出家長和教師可運用在孩子成長四個關鍵C(簡稱四C: ,如今已多方應用在教養、兒童的遊戲治療、青少年的輔導、創傷治療、家長及教師的諮詢、教師專業社群、組織成員的態度檢核和公共衛生等,無論應用之處為何,四C不但可用來估評協個人及社群團體的關係效能,也可用來作為促進改變的目標和策略。 【4C人生心理健康雕塑手冊系列】1.創造性力量-性格養成的泉源2.心理健康-歸屬與勇氣之旅3.社會情懷-全人關懷的動能4.家庭會議-自信自立的開端 一次打包,手刀登記↘↘https://forms.gle/vPkN5FD6LkRx447U7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