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消息

活動消息

活動消息

公益講座/與世界接軌:時代浪潮中的專橫性格與社會情懷

與世界接軌:時代浪潮中的專橫性格與社會情懷 發佈: 2024-03-02 11:11 一、講座主題:與世界接軌:時代浪潮中的專橫性格與社會情懷 二、講座日期:2024/3/10 (日) 09:00-12:00 三、講座方式:實體-大安國中實踐樓三樓會議室 或 線上-視訊 同步進行 四、講師:Dr. Marina Bluvshtein (世界阿德勒心理學會 理事長) ★線上已額滿請勿報名將依報名順序優先錄取前100位線上報名者★此公益講座「免收報名費用」,敬請把握★實體人數限額100人。 報名連結:https://tsap.neticrm.tw/civicrm/event/register?reset=1&id=78 Prev上一篇阿德勒心理學讀書研討暨讀書會帶領人認證(台北場)

活動消息

2024年會系列工作坊 在家與非家之間

發佈: 2025-04-24 21:22 在家與非家之間 談安置兒少對家的探索與再現 對於在安置機構長大的孩子,家,是什麼?似乎是個難解的謎題,是一場長久感受與尋覓交織的旅程。那不只是一個地點,更是情感的寄託,是身心可以棲息的避風港。 對於這些孩子而言,安置機構是否能稱之為家?這樣的好奇在寂靜的夜深人靜之時,更是在心中默默地、無聲地迴旋著這個問題,期待著答案的降臨。 身為安置機構的哺育者和照料者,就像是航海中的舵手,努力引導著孩子們在人生的大海中穩健前行,用心去聆聽了解他們的不易,去感受、去擁抱那些未曾言說的言辭,在此過程中,不斷學習如何遞出愛與關懷的雙手,塑造一個溫暖而穩定的環境,期望這份暫時的庇護,能讓孩子們的心靈得到片刻的慰藉以及長久穩定的力量,重要的是在這探索的旅程中,每一個靈魂都能獲得理解與接納,都能在彼此間交流和共存,找到屬於自己的「家」的定義。 透過徐瑜主任精心安排的課程,我們將深入探究兒少安置機構與一般家庭的迥異之處及其所面臨的挑戰。主任的豐富知識與細膩觀察,為我們繪製了關於安置機構兒少生活的實境藍圖,以及一系列為獨立人生奮鬥準備的策略,使我們得以更精確地洞察安置機構中孩童的日常,從而引導我們攜手助力他們邁向豐盈未來。 1、   主辦單位: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2、   報名資格:凡對於阿德勒心理有興趣之心理諮商、輔導、教育人員、企業人士等助人工作者和對心理健康有興趣之一般民眾均歡迎報名參加。 3、   上課時間:2024/3/24(日)10:00-12:00  4、   上課方式與地點:線上視訊授課 5、   講師簡介: 徐瑜  理事長 現職 財團法人良顯堂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南投縣私立陳綢兒少家園-主任 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理事長 主要經歷 陳綢兒少中心社工員、社工督導、主任 社團法人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第七屆、第八屆監事 社團法人台灣兒童權益聯盟第三屆理事 社團法人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第一屆常務理事、第二屆理事長(2023~2025)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原住民文化產業與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族專班/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青少年培力商店(靠山咖哩)主任 南投縣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籌備小組、發起人 專長   兒少安置照顧實務、兒童人權公約 認證 社會工作師證書  內授中社字第1000719716號 社會工作師執業執照  府社工字第1

活動消息

2024年會系列工作坊 從家庭星座體驗創傷修復

發佈: 2025-04-24 21:20 從家庭星座體驗創傷修復 這是一場深度體現阿德勒心理學核心理論的工作坊,將以家庭星座為起點,重新審視家庭成員的生命風格,透過家庭星座的觀察體驗,解開這些互動的奧秘。同時,我們也將有機會深入探討創傷如何與家庭互動緊密交織,理解這種交織如何形塑個體獨特的生命風格。 理解和揭示這些互動如何影響我們的內在世界,是啟動創傷修復的重要一環,講者近年融入阿德勒心理學於健康教練的引導概念,以獨到的策略從生理層面帶領我們更深入理解及體驗創傷修復的實際操作。 這不僅是一場單純學習的工作坊,更是一場感性的體驗之旅。邀請您與我們一起,透過深度體驗、親身感受家庭動力和創傷修復的共鳴,為自己拓展全新的心靈視野,選擇更有意義的互動模式,重新定義與家庭互動的關係,開啟創傷修復的契機。 1、   主辦單位: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2、   報名資格:凡對於阿德勒心理有興趣之心理諮商、輔導、教育人員、企業人士等助人工作者和對心理健康有興趣之一般民眾均歡迎報名參加 3、   上課時間:2024/2/28(三)09:00-12:00 4、   上課方式與地點:線上視訊授課+實體授課        (實體上課地點:Happ. 小樹屋 – 大葉桉 212(臺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20號2樓-212房) 🔹交通方式:捷運民權西路站(10 號出口/需步行約 350 公尺、7 號出口/步行約 150公尺需過馬路、1 號出口/需步行約 250 公尺) 詳細資訊請至 https://thehapp.com/space/showpassword/oAqqB 5、   講師簡介: 楊瑞珠 教授(Julia Yang Blagen) 學    歷 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諮商哲學博士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諮商碩士 淡江大學英文系學士 臺南師專國小師資科美勞組 任    教 臺灣國小美術教師 美國伊利諾州力州長大學 (Chicago) 諮商心理研究所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 (Fresno) 諮商研究所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 (Shippensburg) 諮商研究所教授 臺灣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教育研究所 慈濟大學兼任教授 組織領導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創會理事長 美國伊利諾州諮商學會第64屆理事長 美國伊利諾州生涯發展學會理事長 美國生涯發展與諮商學會 (National Career D

活動消息

2024年會系列工作坊 阿德勒取向家族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發佈: 2025-04-24 21:18 阿德勒取向家族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阿德勒心理學將社會脈絡視為鑰匙,而每個人的第一個社會就是家庭。阿德勒心理學是家族治療的奠基者,這六小時的工作坊將聚焦於家庭成員或家庭本身的創傷療癒議題,以阿德勒取向的觀點進行概念化,講解如何使用隱喻、早期回憶或相關重要技術進行治療。透過理論融入演練,帶領我們學會從家庭動力拆解與重建眼前的困境,穩固阿德勒取向家族治療的實務能力。 家族治療的複雜度遠超過個別或伴侶諮商,每個個體都有其獨特的脈絡。所有問題皆源自家庭成員間互動的影響,而要理解這些影響,我們必須深入了解不同成長脈絡如何影響不同個體對相同事件的解讀。因此,重新連結和提升對彼此的理解、共構出新的互動模式,是阿德勒取向家族治療的核心。 面對困難的家庭議題,先從看懂家庭動力開始,然後才能有針對性地架構出清晰的處遇策略。這是一場深度探索人際關係和家庭動力的學習工作坊,更是一次關於認識自己和理解他人的情感之旅,透過世界級阿德勒心理學專家的面對面引導,將您的專業能力提升至全新高度,邁向深度理解和持久療癒,成為驅動家庭變革的力量。 1、   主辦單位: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2、   報名資格:凡對於阿德勒心理有興趣之心理諮商、輔導、教育人員、企業人士等助人工作者和對心理健康有興趣之一般民眾均歡迎報名參加。 3、   上課時間:2024/3/3(日)09:00-16:00 4、   上課方式與地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實體授課 5、   講師簡介: Dr. Marina Bluvshtein 學    歷 Harold Abel School of Psychology Capella University Alfred Adler Graduate School of Minnesota   組織領導 Founder of Adler Academy of Minnesota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Adlerian Practice and Scholarship and Professor,  Adler University, Chicago 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IAIP) 專

活動消息

2024年會系列工作坊 直達身心擁抱的力量

發佈: 2025-04-24 21:11 直達身心擁抱的力量 重量毯手作工作坊 重量毯(Weighted Blanket)它是一件有重量的被子或小毯子,在國外廣泛應用在助眠方面,使人可以睡得安穩。由於重量均勻分布的深觸壓,帶來一種仿像重回母親孕育歷程的溫暖感,深層安全的擁抱感,透過重量呼喚內在的感受,讓長大成年的自己,滋養出力量去愛內在那個曾經受傷的小孩,也讓成長過程中受傷的孩童重新感受到懷抱中的慰藉,不僅重燃了被愛的渴望,更點亮了每顆心中希望的火種。 在豐富的經驗與理論支持下,守谷香老師溫暖與細心地引導下,我們親手針線流轉,縫製出擁有自己生命重量的小毯。就在這一針一線間,愛與溫暖被賦予了形態,得以在我們生命中生生不息。這不僅是一件手作品,也是一種治癒,可以成為每個人心中的避風港,蘊含著無需言語的支持與力量。 1、   主辦單位: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2、   報名資格:凡對於阿德勒心理有興趣之心理諮商、輔導、教育人員、企業人士等助人工作者和對心理健康有興趣之一般民眾均歡迎報名參加。 3、   上課時間:2024/3/23(六) 13:00-17:00 4、   上課方式與地點:實體授課;南部課程中心 (高市鳳山區經武路28巷20號4樓) 5、   講師簡介: 守谷香  老師 現職 作家、縫癒工作者 主要經歷 1.「寫故事的人」 擔任小說作家、雜誌主編、電視劇作家,浸潤於自由寫作中,將溫暖透過故事傳遞與散布,撫慰需要協助的普羅大眾。 2.「陪伴的人」 曾參與照顧擱淺鯨豚的工作,並在救助的經驗中延伸出了重量毯概念,進而陪伴遭受創傷,如同擱淺狀態的人類,重新接受單純真摯的情感以及具有療癒性的感受。 3.「重量毯推廣者」 以手作的方式展現出溫暖與社會的關懷,創造出「不能擁抱的擁抱」,溫暖需要的孩童,並與胡嘉琪心理師研究團隊一同合作,歷經三年的努力,紀錄在地助人經驗與大量國內數據,最後發表成書,更進一步拓展手作教學,以擴展幫助幫助社會上需要陪伴的民眾,如收出養父母、成癮嬰幼兒、寵物、助人工作者、各種社福單位等。 專長 文學著作、重量毯製作與教學 著作 守谷香(2001)。藍月亮。紅色文化。 守谷香(2002)。眼鯨。紅色文化。 守谷香(2003)。從鯨以後。紅色文化。 守谷香(2007)。39元的幸福生活365。麥浩斯。 鄧美華、守谷香(2013)。親手做給小寶貝0-5歲衣

活動消息

2024年會系列工作坊 多元家庭的辨識與理解

發佈: 2025-04-24 21:07 多元家庭的辨識與理解 體現家庭價值的實踐策略 身為助人者,我們如同土地上的耕耘者,吸納多元文化的養分,孕育著成長。幫助人們及家庭建立起社會的連結,並在每一次與生命的交匯中,看見並肯定家庭樣貌的多元性及其存在。我們進入處境脈絡中與人相遇、相識,架起差異之間的橋樑,讓不同的根和枝在生命的田園中交織成一棵茂盛的樹。這是一個溫馨的庇護所,讓家庭成員在這片林蔭下安心成長,勇敢地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 在資深講師達努巴克的陪伴下,我們輕舟啟程,一同重新認識社會既存結構的壓制,以及滋養主體發展的行動力。他的生命歷程和獨到見解將引導我們以真誠迎接每一位背景各異的來訪者。我們將以公正無私的心懷,擁抱著每一個與我們相遇的靈魂。 1、   主辦單位: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2、   報名資格:凡對於阿德勒心理有興趣之心理諮商、輔導、教育人員、企業人士等助人工作者和對心理健康有興趣之一般民眾均歡迎報名參加。 3、   上課時間:2024/2/21(三) 19:00-21:00 4、   上課方式與地點:線上視訊授課 5、   講師簡介: 瑪達拉・達努巴克 老師 現職 高雄市國昌國中專任輔導教師 主要經歷 高雄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資深督導 國立空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兼任講師 專長   諮商輔導、生命敘事、性別平等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認證 教師證  教中字第278254號 著作 瑪達拉‧達努巴克(2014)。找路‧回家:不再「靠勢」的原住民同志教師。東華大學博士論文。 瑪達拉‧達努巴克(2004)。是原住民,也是同志:排灣男同志Dakanow的生命之歌。高師大性別教育所碩士論文。 瑪達拉•達努巴克(2020)。當paiwan 部落僑民遇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政策:傳統領域自主宣告的行動反映。收錄於《排灣學資料彙編第二輯-深耕排灣學:空間的呢喃》。國立屏東大學出版。 瑪達拉・達努巴克、林漢瓊(2019)。我們在差異中相遇:一段與跨國伴侶的合作對話實踐反映。關係、對話與療癒:助人專業工作者的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屏東大學。 瑪達拉‧達努巴克(2018)。排灣族原住民之自我殖民情狀分析:以公墓更新政策為例。收錄於《刻劃排灣學-文化的持續與變遷:排灣學資料彙編第一輯》

活動消息

2024年會系列工作坊 世代交替間的自我照護與療癒

發佈: 2025-04-24 21:03 世代交替間的自我照護與療癒 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 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我們面對了許多了解與不被了解的挑戰,講者將帶領我們共同開啟世代間情感脈絡的療癒之旅,這不僅僅是一場學習,更是在理解和被理解間的情感中深入探索,那些可能令我們受傷或誤傷他人的歷程。 理解創傷的重點不在於深究創傷本身,而是我們如何看待創傷對我們的影響。這是一場超越痛點的探索,融合阿德勒心理學的智慧,重新定義自我和世代間的連結。我們將從世代交替的脈絡中,一同尋找社會情懷的核心。透過關係連結,發現身心的療癒之道,讓我們在這場心靈的尋找中,重新建構彼此的連結並擁有歸屬。 特別適合對世代交替感到衝突與感到挫折的您,這場工作坊將是一次尋找適應智慧的契機,培養內在的彈性,重新建立對未來的期許。踏上這場穿越時光的療癒之旅,讓我們一同啟發心靈的智慧,共同迎向更具意義的未來。抓住這個機會,一同前進! 1、   主辦單位: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2、   報名資格:凡對於阿德勒心理有興趣之心理諮商、輔導、教育人員、企業人士等助人工作者和對心理健康有興趣之一般民眾均歡迎報名參加。 3、   上課時間:2024/2/22(四)18:00-21:00 4、   上課方式與地點:線上視訊授課 5、   講師簡介: Mark T. Blagen, Ph.D. 現職 Retired – Counselor Educator Governors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Department of Addictions Studies and Behavioral Health 學經歷 Ph.D.-2002 Old Dominion University,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Urban Services-Counseling Concentration M.S. -1990 Old Dominion University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community Counseling Emphasis B.S. 1988 University of the State of New York Major: Sociology Certified Addic

活動消息

2023品味阿德勒系列講座5 向阿德勒學做好爸爸~

發佈: 2025-04-24 21:00 (全台)2023品味阿德勒系列講座5 向阿德勒學做好爸爸~ 講題:向阿德勒學做好爸爸~身兼心理師與家庭主夫的實踐歷程 2️.內容:在本講座中,黃柏嘉心理師將會分享,他如何將阿德勒心理學落實在每天的家庭主夫生活當中?他將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包括何以他會希望成為一個家庭主夫?他如何走過離開職場走入家庭初期的焦慮不安,以及如何與伴侶建立合作平等的育兒伙伴關係? a.早年回憶—從有點瘋狂的母親談起,何以我從小學開始就想成為一個家庭主夫?b.帶著勇氣前行–捨棄穩定且高薪的工作,返家育兒的焦慮與不安如何緩解?<如果你迷戀厚實的屋頂,就會失去浩瀚的繁星>c.合作平等的伴侶關係—當育兒錯誤發生時,你選擇成為伴侶的幫手?還是對手?運用阿德勒心理學,把每一次錯誤當成學習成長的機會! 3️.主講人頭銜:黃柏嘉諮商心理師4️.主講人自我介紹:諮商心理師,專長是阿德勒取向諮商,以及正向管教親職教養諮詢。協助家庭暴力加害人族群18年、幫助案主瞭解如何面對家人間的衝突;以及如何不用打罵的方式,也能有效的教養家中孩子。從小的志願就是當個全職家庭主夫,老大出生後便決定實踐夢想,開始長達十年的奶爸生活!享受專注陪伴兩個孩子長大的每一天。從2018年開始,在孩子的鼓勵下,開始在臉書上分享全職家庭主夫的育兒生活,希望透過幽默、溫暖又貼近實際生活的親子對話互動,幫助讀者瞭解如何透過對話與故事引導孩子思考;藉由鼓勵激發孩子勇氣;並且帶著信任放手讓孩子看見自己的可能性。 5️.日期/時間:12/16(六)下午14:00~15:30 6️.講座形式:線上視訊(不接受錄影回放!) 報名連結:https://tsap.neticrm.tw/civicrm/event/register?reset=1&id=64 Prev上一篇2025年會工作坊/從理解人性到案例解析—古典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的觀點

活動消息

2024年會壁報論文徵稿啟事

發佈: 2025-04-24 20:55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2024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壁報論文徵稿啟事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謹訂於2024年3月2日(六)舉辦「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2024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本屆以「家庭關照—從成長、發展到創傷療癒」為主題,歡迎各界阿德勒心理學同好及相關系所碩、博士生踴躍投稿壁報論文。 壹、主辦單位: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貳、協辦單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臺中市家庭教育中心 叁、活動日期:2024年3月2日 (星期六)09:00-17:30  肆、活動地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方形劇場(南投縣埔里鎮大學路1號) 伍、徵稿對象:心理與教育領域相關系所專家學者及研究生、實務工作者 陸、徵稿主題: 一、連結(Connection)/創建真摯的人際關係:探討如何建立和培養具有真摯連結的人際關係,強調感受連結的重要性;可以涵蓋個人、家庭、社區、職場等場域中如何建立深刻的連結之探討。 二、肯定(Affirmation)/增強自我肯定和肯定他人的力量:關注如何增強自我肯定和肯定他人,以促進美好的關係;可以包括個人成長、自尊心、自我價值感、以及如何將這些因素融入到關係中。 三、尊重(Respect)/個人尊重和多元文化理解:強調個人尊重和多元文化理解的重要性,以促進平等的關係;可以探討尊重、多元文化、性別平等、以及如何建立尊重他人的價值觀。 四、平等(Equality)/實現平等的關係和社會參與:聚焦於如何在人際關係和社會參與中實現平等;可以探討性別平等、平等的社會參與,以及如何消除不平等的障礙。 五、其他與本次年會主題相關之重大或具相當創新性之研究性或實務性論文發表。 柒、本次年會壁報論文投稿採線上投稿,形式說明如下: 一、  請依據徵文主題之範圍,自訂論文題目。投稿壁報論文之摘要以中文1000字或英文500字為限(請擇一撰寫)。 二、  內容應包括論文標題、作者及服務單位/就讀校系、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及討論,並加註3至5個關鍵字,論文以APA最新版格式撰寫。 三、  投稿相關表件請以Microsoft Word 97-2003以後版本繳寄,版面之邊界不必更改(上、下各2.54cm;左、右各3.17cm)。 四、  檔名請註明:標題、第一作者之姓名;若一人投稿多篇,請在姓名後加上數字以方便區隔,例如「個體心理學原則運用於高中性別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