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 wei zen 1e5f4

內容簡介:

動機式晤談是一種以個案為中心又兼具指導性的助人技巧。助人工作者藉由表達接納及同理,讓個案感覺被理解,並相信助人工作者是與其站在同一陣線來協助解決問題。
過程中,助人工作者不只表達接納及同理,更為了能在短期間內觸發個案改變的動機,會適時地運用問話技巧,引發個案看到自己的不一致與矛盾之處,有效地誘發個案承諾去解決矛盾,進而產生改變。 
本書條分縷析動機式晤談的概念、精神、原則以及相關技術,並藉由實務對話範例、解釋說明以及體驗活動練習,幫助助人工作者清楚了解如何在實務中運用動機式晤談的相關技能。

連結:博客來

 
322323 76b7d
 內容簡介:
作者魯道夫‧德瑞克斯相信孩子所有的行為都有其目的,於1964年與護士維琪‧舒茲合作,集畢生與孩子相處的經驗寫成本書,簡單扼要的提供了父母如何有效的處理孩子從學步期到前青春期一些容易發生的問題。
連結:博客來
5445 c3a4e
 內容簡介:
作者運用「阿德勒心理學的基礎」搭配「萌貓的照片」,設計出3類29道心理測驗。並針對每一個選項,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提出精闢的分析與建議。
   
  書中觸及我們人生中最在意的三個領域:自我追尋、戀愛、職場,是具學理基礎,又有療癒感,能輕鬆閱讀的心理學入門書。
連結:博客來

【校園裡的阿德勒】

 

你感覺到孩子正在對你報復嗎!?

 

文:黃英瑜

小港國中專任輔導教師

 

在學校輔導工作中,我盡量陪伴每一個家庭去面對衝突及困難,有時候有人會問我,這些有問題的小孩,是不是都是他們父母沒有愛?

 

我感覺到這可能是一種武斷的刻板印象,一個一個生氣、無助、無可奈何的家長臉孔浮現在我的眼前,想起有一段令人心碎的故事:

 

我和小K第一次見面,就像很多時候一樣,導師鼓脹著臉把他帶來輔導處,感覺的到兩人剛剛發生過衝突,但老師要壓著一肚子氣,用比較理智的語氣與我們訴說剛剛發生的情況。大致就是老師在指導班上的午餐及打掃工作,但小K不知道為甚麼不但不配合,並且還生氣罵老師髒話,堅決不道歉甚至還將桌椅踢翻。老師很客氣地說:「他就拜託你們了」,留下小K在輔導處。

 

小K已經國中一年級,身高還像是一個國小學生,臉上稚氣未脫,算是一個可愛的小男孩。他不發一語地站在輔導處,也不願意說話。既然他對老師不禮貌是事實,我就當作讓他罰站一下,等待下一次可以冷靜並接觸他的機會。

 

我約談小K,他拿到約談單有過來,進入諮商室後我開始面臨很強大的防衛及挑戰。小K要不就是對我的關心說反話、要不就是裝睡不回答,真正有說話的時候就是在罵老師及家長,說不要他們管,自己打算要離家出走,說已經跟嘉義的朋友約好要收留他等等。

 

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進展,持續想辦法要與這個孩子連結未果。但是這段時間實在太久了,主任在會議上詢問這個案的輔導狀況,我只能如實說他對我很不禮貌、給他約談單的時候他會說:「衝啥小」,過來晤談的時候也會挑釁及東倒西歪地故意裝睡不理你。主任建議既然他不接受輔導就結案了,但是我非常的堅持,我感覺到這個孩子有很深的需要。他至少沒有拿到單子不過來,我想一定會找到方法跟他對上頻率。

 

小K持續在班上跟老師對抗,故意不寫作業。老師要寫聯絡簿告狀的時候,小K就發脾氣罵髒話,情況一直沒有改善。我慢慢地觀察並假設小K是在報復大人,希望讓大人不舒服來展示他的權威,因此我向導師建議採取阿德勒學者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所發展的一系列方法,包括避免對立衝突、使用邏輯後果而非懲罰,並且以溫和卻堅定的姿態來應對。說實在話,導師因著對我的信任,很願意嘗試我建議的作法,但更多是對這個故意要找老師麻煩的孩子感到非常生氣。

 

我慢慢驗證我的假設,小K的爸媽辛勤工作,對家人照顧有加,父母感情很好,奶奶也會協助照顧孩子的起居。小K有一個哥哥唸國中三年級,屬於功課好沒甚麼讓人擔心的孩子,而小K就不是這樣的風格,不但注意力不集中、好動愛頂嘴、生活習慣也不好,因此在生活小事上經常被糾正。有一次奶奶叫小K先去洗澡,不要一直看電視,小K就對奶奶不禮貌、罵奶奶三字經。為了這樣惡劣的態度,爸爸回來就拿棍子修理小K;在作業上若功課沒有完成、聯絡簿上有紅字,也會被爸爸修理,因此小K才會在學校對老師發脾氣。

 

在小K的感覺裡,就是覺得大人都拿哥哥與我比較,我什麼都不好、大小事情都被大人罵。因為大人討厭我,所以我也要討厭大人;既然他們不喜歡我,我就惹他們生氣,不要配合他們。這是小K的私有邏輯,在這樣的情緒裡,是一個挫折沒有價值感的孩子回應世界的方式,當他看到老師被他弄生氣,當他覺得有辦法讓大人也不舒服,他內心有一種報復成功的感覺,但其實那並不快樂。

 

我帶著這樣的理解重新接近小K,最首要的任務,就是讓小K不要覺得我也是討厭他的大人,會挑他毛病且永遠看自己不順眼那一種大人。於是我開始不再跟小K討論為什麼被處罰,也不再討論爸媽的要求有甚麼用意等等,而是拿出抽屜裏面的白紙,問他會不會至摺紙飛機?我們默默的摺飛機,然後在走廊上試飛,這是我們之間難得輕鬆自在的互動。後來我們偶爾玩玩遊戲,偶爾可以關心聊天,關係就沒有再那麼對立。我特別跟孩子說:「不要覺得哥哥什麼都比你好,你也有很多優點,你們只是不一樣而已」。談著可能朝向餐飲科發展的未來,時間轉眼到了二年級下學期,才能有這樣的進展。隨著小K與導師及家人相處起來沒有那麼緊張了,我稍微有一些放心,但是情況卻在三年級下學期急遽變壞了。

 

因為小K半夜玩手機,白天起不了床,無法上學。爸爸在多次督促後脾氣起來,親子起了衝突,小K向大人報復的行為又回來了。隨著校外交友越來越複雜,報復的手段更為誇張,例如:故意在校慶的時候穿著便服,帶校外人士進來,並且在學校抽菸,故意要讓大人生氣、半夜找一堆飆車族到家中聚集,吵鬧喧嘩的聲音引起鄰居報案,爸爸也被弄得不得安寧。爸爸一氣之下趕走所有聚集的少年,把小K扭送警察局。

 

畢業在即,小K不但多次駕駛機車自摔,全身受傷,並且是在同一個地點、用同一種高速、壓過同一個凹洞而噴飛。我看著小K一跛一跛的跳著,繼續去找朋友、繼續鬧事,完全沒有感覺到自身的危險與害怕。失去與人的連結及價值感使小K忘記自己身上的疼痛,沒有歸屬感也讓小K失去自我保護的意識。一個孩子可以為了找朋友來陪他,偷家中的東西賣掉去請朋友抽菸喝酒、在學校偷同學的錢用來和外面的朋友花天酒地、半夜一直Call別人來陪他。所有失序的行為都集中出現,甚至還趁著爸媽出門不在家,找朋友將爸爸的轎車偷駛出去當玩具開,一路橫衝直撞後,擦撞被警察攔截。

 

在這三年當中,我許多次與小K的父母交流,他們是樸素且勤勞的父母,老實且規矩,對於孩子這樣的行為實在困擾不已。畢業後小K不願意升學,誇張的行徑導致小K兩次被少年法院拘留。我持續努力著,看看能不能挽回讓他走向正途,但他被交往的朋友引誘去賭博欠下債務,並且仲介他去當車手抵債,終於被警察以現行犯逮捕。我最後一次去看小K,是他暫時被少年法院放出來,家中打包好了東西要搬家。小K說爸爸和對方談和解,要賠償一千多萬的債務,所以現在要把房子賣掉,家裡要搬出去租房子。我驚訝的說:「你爸爸有沒有想不開去跳樓?」小K靦腆的說沒有,爸爸只有心情不好去喝酒。我問他:「爸爸怎麼說?」小K說爸爸有跟我說了很多。我勸小K把不法集團的人向法院透露,以此減少爸爸的損失,但這些人曾經把小K打到臉頰骨裂傷住院好幾天,因此他不敢把這些人說出來,在法院表示是自己願意從事的。我對於這樣的結果感到震驚,一度說不出話來,在無奈中也只好跟小K說:「既然如此,爸爸願意跟你一起承擔,那就好好做人、重新開始吧。」小K點點頭。

 

我跟小K說:「我從來不覺得你會走上這條路」,小K也跟我說,他自己也覺得不會,但後來就是被逼到。由於他已經畢業,超過我可以服務的時間,我跟小K說:「以後我沒有機會再來找你了,但你可以回來學校找我。」我期待他和爸爸好好相處,不要再互相傷害,但這必須看看造化了。

 

阿德勒表示人天生就有歸屬感、能力感、價值及被鼓勵的需求。人沒有辦法長期缺乏這些,所以會衍生出過度引起注意、對立爭權、報復或是完全放棄自己的情形。我對於小K因為缺乏歸屬感產生的問題行為感到惋惜,也對於爸爸一輩子努力付之一炬感到感慨,我轉介少年輔導委員會的社工繼續幫助小K,希望這些代價可以到此為止。

 

你是否也看到過努力惹怒大人的小孩?你是否也感受到現在眼前這個小孩,正試圖對抗你的權力?想想阿德勒在一百多年前的細緻觀察,孩子正在感到沒有連結、缺乏歸屬感與價值感,或許多一點了解,可以減少許多遺憾與代價。

 

註:文中角色及故事經過改編,以保護當事人隱私及權益。

image015 eb026

內容簡介:

除了人格的統一性外,人性另一個重要的心理事實是人們對優越感和成功的追求。這種追求與人的自卑感有著直接的關聯。如果我們不感到自卑或自我感覺處於「下游」狀態,我們就不會有超越當下的願望。優越感與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現象的兩個方面。在本章我們將會討論追求優越及其對教育發展的意義。

連結:博客來

1111 48df9
 內容簡介:
1955 年,亞歷山大.穆勒預測:「阿德勒將會在未來的世代,徹底地重新嶄露光芒。」
  是重新展現光芒的時候了,我希望這本書能有所幫助。
  ――亨利.史丹

  學習阿德勒理論和實務的理想方式,最好是從阿德勒本人開始。
連結:博客來

交通資訊

加入FB粉絲團

 

加入Line群組

LINE QR d62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