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姓名: admin

活動消息

致TSAP全體會員的一封信 (2)

發佈: 2025-04-24 15:31 致TSAP全體會員/會友的一封信(2)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的會員/會友夥伴們好:    彷彿才剛倒數迎接2022年的到來,一轉眼就到了歲末年終之際。回首2022年,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TSAP)與大家共度許多精彩時刻: 2022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4C在關係中的實務應用工作坊、阿德勒鼓勵原則與運用工作坊、靠近阿德勒系列講座、親師諮詢師暨親子生活教練認證課程、阿德勒心理學導向成癮預防與諮詢認證課程、阿德勒心理學讀書會帶領人認證課程、成立TSAP東部課程中心;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亦積極與公私立部門合作推廣阿德勒心理學在各領域的應用,包含:張老師月刊靠近阿德勒專欄、高雄市家庭教育中心家長增能團體、臺南家庭教育中心親職諮詢師進階培訓課程、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培訓課程、新譽管理公司阿德勒取向生涯測評工具及諮商輔導策略課程、臺東世界展望會社工師培力研習、從阿德勒心理學看隸屬感講座……等,TSAP秉持創會願景持續致力於為臺灣和華人社會提升阿德勒心理學之發展與應用、擴增實務訓練與學術研究。     2023年,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首先推出年度盛事–「Healing:療聊阿德勒-全人關懷的實踐」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邀請歐麗娟教授、劉鎮寧教授、黃柏嘉心理師、鮑順聰老師等教育學者與第一線助人工作者,和我們一起療聊阿德勒。年會系列工作坊邀請到阿德勒遊戲治療大師Terry Kottman博士與劉人豪心理師帶領「阿德勒遊戲治療讀書會」、神經精神科陳偉任醫師帶領「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工作坊」,透過豐富多元的課程讓大家更貼近與了解阿德勒!     在此誠心邀請大家持續支持與關注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官方網站、臉書專頁與LINE阿德勒興趣小組,讓我們一起用阿德勒心理學理解世界,療癒人心。     最後敬祝會員/會友夥伴們:闔家平安健康喜樂! 理事長駱怡如暨全體理監事、TSAP 2023年會籌備小組謹致2022.11.5 Prev上一篇2025年會工作坊/從理解人性到案例解析—古典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的觀點

活動消息

2023年會系列工作坊 阿德勒遊戲治療讀書會

發佈: 2025-04-24 15:28 2023年會系列工作坊阿德勒遊戲治療讀書會 在心理諮商/治療領域發展中阿德勒心理治療是一個很重要的治療學派,不單只因其為早期的心理動力學派之一支,更重要的是阿德勒心理學中的社會場域論、整體論、目的論、彈性的決定論…等,對心理諮商/治療領域的後續發展有著很深的影響,也包括在校園及兒童諮商輔導工作上之運用。Dr. Terry Kottman為阿德勒遊戲治療的創始人,其著作「遊戲中的夥伴Partners in Play(3rd Ed.)」更是集其在理論與實務工作為大成的一本重要著作。此次線上讀書會特別邀請Dr. Terry Kottman針對「遊戲中的夥伴Partners in Play(3rd Ed.)」一書的內容和大家分享討論,並邀請在臺灣中小學有著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諮商心理師劉人豪針對書中的內容結合其在臺灣的經驗跟大家分享討論在不同文化下阿德勒心理學在學校諮商輔導以及遊戲治療實務工作上的調整與運用。 1. 主題:Partners in Play: An Adlerian Approach to Play Therapy (3rd Ed)2. 主講者:Dr. Terry Kottman and Mr. Jen-hao(Randy) Liu(劉人豪)Dr. Terry Kottman阿德勒遊戲治療創始人League of Extraordinary Adlerian Play Therapists 創辦人/The Encouragement Zone 創辦人 Jen-hao(Randy) Liu 劉人豪 諮商心理師禾心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高雄師範大學 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 博士候選人原臺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心理師督導 3. 口譯人員: 駱姿螢 老師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中心約翰杰學院 (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The Graduate Center,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刑事司法博士候選人教育部104年犯罪學/犯罪預防與矯治學門出國留學公費獲獎人約翰杰學院刑事司法博士班2022年The Niederhoffer Award獲獎人紐約市立大學刑事司法博士學生會2022-2023年國際學生事務主席經歷:紐約市立大學約翰杰學院兼任講師、內政部

歷屆年會

2023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發佈: 2025-04-25 10:49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2023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療聊阿德勒-全人關懷的實踐Healing: The Practice of Holistic Care in Adlerian Psychology 疫情延燒三年,終於見著一絲曙光,世間紛擾卻未見平息。遠方的戰火與近處的爭端,經濟局勢的動盪和時代的變遷,身處其中的個體飽受折磨,卻也因此相互連結,彼此療癒。百年以前,同樣動盪的時局之下,阿德勒提出影響後代甚鉅的個體心理學理論,強調社會情懷與全人的整體觀點,並提出行為目的論的創見;百年之後,大洋彼岸的臺灣,也有一群人默默耕耘,將阿德勒心理學應用於兒童治療、學校教育、暴力相對人,甚至作為理解經典文學的工具。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TSAP, Taiwan Society of Adlerian Psychology)2023年會以「Healing:療聊阿德勒-全人關懷的實踐」,邀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歐麗娟教授擔任本次年會主講,以阿德勒理論剖析經典文學《紅樓夢》裡的人性與超越;三場主題式對談邀請到劉鎮寧教授、黃柏嘉心理師、鮑順聰老師等第一線教育學者與助人工作者,讓我們暢聊阿德勒心理學在全方面的應用,分享如何將流傳百年的心理學理念與策略,實踐於當代的臺灣。年會最後更藉由小團體對話形式,梳理當日的學習與反思,看見更多實踐與行動的可能。年會系列工作坊中邀請到遊戲治療大師Terry Kottman博士與劉人豪心理師帶領「阿德勒遊戲治療讀書會」、神經精神科陳偉任醫師帶領「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工作坊」。TSAP 2023年會,讓我們一起用阿德勒心理學理解世界,療癒人心。1、 TSAP緣起阿德勒心理學(亦稱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 一百多年來透過家庭、學校、工作、社區促進個體全人健康及社會福祉之理論與實務架構持有跨文化及超時空的普世價值。一向有「東方孔子」美名的維也納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 率先主張個體是認知.情緒.行為不能分割、身心合一的整體觀,倡導關懷兒童、女性、弱勢社會平等之民主精神並展現賦權的具體方法。很特別地,他認為心理學應該是人人都能獲得的生活普通常識。充滿人本精神的阿德勒心理學深入淺出地影響當今各學派之心理治療、諮商、輔導、教育與諮詢,值得在台灣加以發揚光大,以嘉惠更多喜愛

活動消息

2022靠近阿德勒系列講座 第10場

發佈: 2025-04-24 11:53 (全台)2022靠近阿德勒系列講座 第10場 「數位時代的青年生涯發展、適應與韌性:教學、輔導與研究經驗分享」 11月26日(六) 10:00-11:30ZOOM線上相見歡 我要報名和繳費:https://tsap.neticrm.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34 在尋求安身立命的過程中,有限的選擇讓人感到拘束與限制;開放自由,又讓人出現選擇困難。尤其處在數位快資訊的時代,又有疫情以及氣候變化,對青年朋友而言,不僅要面對自我認同的壓力,同時也要在模糊、不確定、與挑戰的環境中求生存、找意義。教學現場常有青年學生找我討論他們遇到的生涯困境,有時談著談著就哭了,甚至說自己累了、想放棄。然而,也有學生化危機為轉機,走出低潮。本主題將從教學、輔導與研究三個角度,介紹青年朋友常見的生涯逆境與焦慮,進而在生涯優勢學習、生涯進路準備以及生涯籌畫實踐等方向,提出培訓做法與實作經驗分享。   ◆講師吳淑禎/ (Jean) Shu- Chen Wu ◆最高學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現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師資培育學院副教授 ◆專業證照國家考試-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特種考試及格(2003)諮商心理師證書(諮心字第000243號)(2004)◆專長領域師資培育、輔導與諮商、生涯與學習◆經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副教授/就業輔導中心主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助理教授、副教授/就業輔導組長開南大學觀光與餐飲旅館學系助理教授/創系系主任 我要報名和繳費:https://tsap.neticrm.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34 Prev上一篇2025年會工作坊/從理解人性到案例解析—古典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的觀點

活動消息

2023年會系列工作坊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工作坊

發佈: 2025-04-24 11:46 大腦如何感知這個世界? ~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初階 ~ 上課方式:ZOOM視訊軟體 時間:2022年11月19日(六) 、2022年11月20日(日) 09:00-16:30 ㄧ、課程介紹: 我們的自由意志,是否是真實?還是只是腦細胞活動所產生的幻象世界?如果以現今的神經科學來看,人類所有的行為表現,都可以說是腦部不同區域彼此相互溝通、合作等電位訊號及化學結構改變,進而表現於外的相對應行為表現。理論上,腦科學與心理學,並沒有那麼大的不同。嚴格來說,腦科學應該是心理學論述的基礎,而心理學應該是開啟探究腦科學的那把鑰匙。沒有腦科學做為基礎的心理學,可能是盲目、錯誤的;沒有心理學做引導的腦科學,可能是空洞、沒有實用價值的。 總的來說,人因為有腦,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想法和行為。每天的行為,不管是意識、或者是潛意識的反應,其實都和我們大腦的神經連結有著緊密的關聯。因此,學會從腦科學來看人的行為表現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一旦你搞懂腦科學與心理學,你的人生將會變得很不一樣。 二、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除了有大腦基本結構與功能的簡介外,還包括有自我意識、記憶與遺忘腦功能運作的介紹與實務體驗,以及早期生命經驗是如何在我們大腦留下印記相關腦科學的說明。另外,也會和大家談談,何謂社會腦,以及壓力反應的神經科學。     本次的工作坊,擁有諮商心理學博士的凱旋醫院神經精神科主任陳偉任醫師,將用簡顯易懂的方式,讓你在兩天的時間裡,能夠瞭解腦科學在日常生活行為所扮演的角色。 三、參與對象:     不管你是臨床實務工作者(醫師、護理、心理、社工、職能治療等),或是助人相關科系(醫學、護理、社工、心理、教育、輔導諮商等)學生、研究生等,抑或你只是單純地對於如何有效能地運用大腦感興趣者,都很歡迎你來參加本次的工作坊喔! 四、講師簡介: l   姓名:陳偉任 l   學歷: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博士 l   現職: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神經精神科主任、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助理教授、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監事、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理事、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副秘書長 l   經歷:高雄市自殺防治中心執行長、高雄市市立民生醫院身心病房主任、社團法人高雄市生命協會指導老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實習督導。 l   專長:從事個人及團

所有課程

2022「親師諮詢師暨親子生活教練」認證課程

發佈: 2025-04-21 21:48 2022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親師諮詢師暨親子生活教練」認證課程 一、課程理念與目標:阿德勒心理學是當代眾多心理學派中,唯一能運用在了解兒童與青少年行為及協助家長建立正向輔導、管教態度與方法的心理學。在二十一世紀現今的心理、社會、家庭及學校教育專業助人者,必須是具有提供教師或家長諮詢的能力,相信孩子的偏差行為問題是可以解決的,能提供具體的孩子行為及態度改變技術,將孩子的行為問題轉化為成人與孩子共同尋求解答的機會,建立在孩子的發展及其人際關係上有長久的影響的處理方式,以使家庭和學校成為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最佳場所。 二、主辦單位: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丹佛阿德勒心理學院 三、專業認證:本課程共分四個階段,每階段12小時,每階段結訓後,均授予結訓證書。四階段完訓後可取得由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及北美阿德勒心理學會共同認證之「親師諮詢師暨親子生活教練」證書。 四、招收對象:實際與幼兒、兒童及青少年家長或教師互動的心理、社工、諮商、輔導、醫療及教育之助人專業工作者為主,需大學畢業。 五、課程內容:(一)第一階:阿德勒心理學理論與應用簡介(二)第二階:兒童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了解與矯正(三)第三階:諮詢團體帶領知能與實務(四)第四階:諮詢團體帶領實習與督導 六、上課時間: 培訓階段 上課日期 上課時間 培訓時數 第一階 2022/11/05(六) 09:00 – 16:00 12小時 2022/11/06(日) 09:00 – 16:00 第二階 2022/12/10(六) 09:00 – 16:00 12小時 2022/12/11(日) 09:00 – 16:00 第三階 2023/01/14(六) 09:00 – 16:00 12小時 2023/01/15(日) 09:00 – 16:00 第四階 團體督導:2月19日(日) 09:00 – 12:00 12小時 分組督導 由督導與小組共同約定時間 成果報告:2023/04/22(六) (註:因應團體帶領情形彈性調整之) 09:00 – 12:00  七、上課地點:第一~三階有2個方式可供選擇(實體或線上),第四階視訊線上課程 實體教室:第一,二,三階教室勇氣實驗室(臺中市清水區五權路53號5樓) 八

活動消息

感恩免費活動分享

發佈: 2025-04-24 11:42 【感恩免費活動分享】從阿德勒心理學看「隸屬感」:源起,理論和應用   歸屬感的前提是有連結和感到安全,但在生活各種挑戰當下,我們在不安中失去「被討厭的勇氣」,好像只能向現實低頭。你也覺得想要突破困境,讓自己更有勇氣可以邁步前行嗎? 我們想要邀請來自不同世代,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們,一起聆聽世界阿德勒學會理事長Dr. Marina Bluvshtein(楊瑞珠教授將協助口譯)為我們講解隸屬感如何是我們心理健康的最高指標,在充滿失落痛苦的人生中如何維持我們信、望、愛的勇氣。 此活動由丹佛阿德勒諮詢學院的負責人楊瑞珠教授發起,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協辦。辦理緣起於回顧母親生前走過的一生有戰後貧窮的陰影,教育工作機會不均,傳統對性別的差別待遇,知道並不是在同一時代同一社會的人都有同樣的「隸屬感」。特辦理此一活動紀念走過人生許多困難的母親及感恩那一世代為我們付出許多代價的長者們。 此紀念活動同時向國內外開放報名,免費名額有限,歡迎邀伴參與,敬請有興趣的夥伴把握此難得機會。和我們一起學習、紀念與感恩。 報名連結:https://www.eventbrite.com/e/belongingness-in-adlerian-psychology-history-theory-and-practice-tickets-394143723487 About this event When: 8/20/2022 (台灣時間: 星期六早8-11 am,美國 Central Time: Friday 7-10 p.m. What: Belongingness in Adlerian Psychology: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從阿德勒心理學看「隸屬感」:源起,理論和應用) Adlerian theory regards “feeling of belongingness” as the heart of human personality, the logic of its development toward the common ideal, and the core prerequisite of social evolution. This lecture will introduce participa

活動消息

2022年會暨學術研討會_圓滿結束

發佈: 2025-04-24 11:18 2022年會暨學術研討會_圓滿結束 TSAP年會今年度以「#後疫情時代的全方位照護─連結、能力、意義、勇氣」為主題,並以線上年會的形式,期待能擴及臺灣國內與國外的民眾有機會共同參與其中,在駱怡如理事長與年會召集人趙元芝副理事長的帶領之下,2022年3月12日順利圓滿地完成這場盛會!疫情使得人們在大環境裡,需面臨種種不確定性,從第一線的軍警消、醫護人員,乃至於教育工作者、助人工作者、家庭照顧者等,我們彼此承接著不同型態的壓力,在這場不知何時才是盡頭的疫情戰役中,考驗每個人如何能與他人保有連結、能擁有對自我的能力感、能持續存有對生活的意義,甚至有勇氣地相信我們都在往更好的路上前進。因此,本次年會邀請了4C創始人Dr. Betty Lou Bettner、蕭文榮譽教授、吳秀碧榮譽講座、陳增穎副教授,分別在親子教養議題、科技生態下的助人工作、軍警消醫護的心理健康、疫情下的生命課題中,有著非常精彩的分享,為與會的夥伴們注入新的思維與心的能量。很感謝過去一年來,會員/會友們、支持學會理念的朋友們始終陪伴著TSAP成長,TSAP團隊會持續在心理健康議題上耕耘,不間斷地推動身心健康關懷的大眾活動與助人工作者的專業進修資源。 撰文者:臺灣阿德勒學會理事 黃于真 Prev上一篇2025年會工作坊/從理解人性到案例解析—古典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的觀點

活動消息

2022靠近阿德勒系列講座 第六場

發佈: 2025-04-24 10:36 (全台)2022靠近阿德勒系列講座 第六場   立刻報名:https://neti.cc/lbNY4R2 Facebook Line Twitter  Print 分享 Prev上一篇2025年會工作坊/從理解人性到案例解析—古典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的觀點

活動消息

2022靠近阿德勒系列講座 第七場

發佈: 2025-04-24 10:33 (全台)2022靠近阿德勒系列講座 第七場   立刻報名:https://neti.cc/knqL3GJ Prev上一篇2025年會工作坊/從理解人性到案例解析—古典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的觀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