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姓名: admin

所有課程

生命設計諮詢師(早鳥優惠說明)

發佈: 2025-04-22 11:41 活出自己的方法人人不同,然而只要老老實實地走過,每一段旅程都是一個機會,帶領我們走向個人深度喜悅與世界深度需求相結合之處(Parker Palmer, 1999)生涯即故事。歡迎加入同好和社會領導人一起成為自己和他人的阿德勒心理導向「生命設計」諮詢師,探知在百餘年的生涯發展理論基礎上,「生命設計」如何是生涯諮詢新典範,如何以生命故事為主軸,由諮詢者和受諮者共同深掘其生命風格主題和優勢,用以導向生命故事的再創作,再進一步為諮詢者自己和受諮者共創永續生命的行動地圖。本次認證課程由北美阿德勒心理學會代言人楊瑞珠教授、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與社團法人台灣職涯發展協會共同主辦,阿德勒取向「生命設計諮詢師」認證課程將分別於113/2/24-25、3/16-17、4/19、4/26、5/3、5/10、5/20在實體及線上與您共享、共學!「搶鮮入會」您將是最聰明的早鳥!112年9月底前加入會員的夥伴,將收到超早鳥優惠VIP課程優惠方案,尚未完成入會的會友們趕快把握機會,手刀入會!如何加入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會員?https://www.tsap.org.tw/sign-up.html我有問題? 加入阿德勒心理取向生命設計諮詢師認證課程官方LINE@ https://lin.ee/l32RPHE Facebook Line Twitter  Print 分享 Prev上一篇2025「阿德勒心理學理論與實務」認證基礎課程

所有課程

2023阿德勒心理學讀書會暨讀書會帶領人培訓認證課程

發佈: 2025-04-22 11:34 TSAP阿德勒心理學讀書會暨讀書會帶領人培訓認證課程 2023-2024年週末班 一、 課程宗旨:     本認證課程由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創會理事長楊瑞珠教授帶領與指導,期待透過好書與好人的交流與交會,使得阿德勒心理學的智慧得以啟發、傳遞、震盪、延續;藉由十個月讀書會的深入閱讀與討論的啟發,讓更多生命的對話與探索啟動自己、觸動他人、轉動世界。 勇氣催化者是一位抱持肯定(yes)態度甚於否定(no)態度的溫暖個體,身為一個健康完整的人,將懷著情感、敏銳與社會目的,帶著信心鼓勵周遭的人。勇氣催化者重視平等的關係,並視改變為選擇與結果的學習歷程。在群體生活中,勇氣催化者的特徵:有魄力與自信、勇於冒險、接納、關注與有愛心、示範與合作、具有適應能力及幽默感。除此之外,勇氣催化者在思考上、感受上與行動上的態度與行為,也深刻反映出無私之愛。       勇氣,陪伴我們共同努力攜手走過漫長的疫情歲月,如今,我們將透過實體課程,與大家共同學習和分享勇氣在我們生活當中的種種經歷,期待在告別疫情的年代,我們能共同出發,航向克服挑戰的勇敢旅程。 二、學習承諾與認證: (一)讀書會:我們共同承諾以最大熱情與認真完成課程。包括:1.參與讀書會課程八次以上;2.完成作業; 3.積極投入討論; 4.同儕在學習上相互協助。結業後將獲得NASAP(North American Society of Adlerian Psychology)與TASAP(Taiwan Society of Adlerian Psychology)共同認證之《阿德勒心理學讀書會》證書。 (二)讀書會帶領人:我們共同承諾以最大熱情與認真完成課程。包括:1.參與讀書會課程八次以上以及帶領人培訓課程二次;2.完成作業; 3.積極投入討論; 4.同儕在學習上相互協助。結業後將獲得NASAP(North American Society of Adlerian Psychology)與TSAP(Taiwan Society of Adlerian Psychology)共同認證之《阿德勒心理學讀書會帶領人》資格與證書。 三、報名資格: 認同勇氣催化者之特質者或專業工作者,並願意以行動應用阿德勒心理學於其實務現場(如諮商、治療、教學、親職、醫療、社服、企業組織管理與領導等……) 。 四、上課

所有課程

2023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工作坊(初階、進階)

發佈: 2025-04-22 11:30 2023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工作坊 ~ 初階:大腦如何感知這個世界? ~ 上課方式:ZOOM視訊軟體 時間:2023年8月26日(六) 、2023年8月27日(日) 09:00-16:00 我要報名繳費:https://neti.cc/8vvKNmY ㄧ、課程介紹: 你是否曾想過,我們的自由意志是否真實存在?或只是腦細胞活動所形成的幻象?透過現代神經科學的觀點,我們得以了解人類的行為背後,是大腦不同區域之間的電位訊號和化學結構變化,進而展現出相對應的行為表現。從理論上來說,腦科學與心理學並沒有太大的差異。腦科學作為心理學論述的基礎,而心理學則是開啟探索腦科學的關鍵。 在這兩天的工作坊中,我們將深入探討腦科學和心理學的交集,揭開大腦如何感知這個世界的奧秘。腦科學為心理學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而心理學則是腦科學實際應用的關鍵。沒有腦科學作為基礎的心理學可能變得盲目且錯誤,同樣地,沒有心理學引導的腦科學可能變得空洞且缺乏實用價值。 二、課程目標:    本場工作坊不僅會簡介大腦的基本結構與功能,還將深入探討自我意識、記憶與遺忘等大腦功能運作的精髓,並提供實務體驗。我們還將闡述早期生命經驗如何在大腦中留下深遠烙印,並解釋相關的腦科學知識。此外,我們還將探討社會腦的概念,以及壓力反應在大腦中的腦科學機制。 三、工作坊特色 本次工作坊由擁有諮商心理學博士學位的凱旋醫院神經精神科主任陳偉任醫師主講。陳醫師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以及豐富的臨床經驗,帶領您在兩天的時間內,深入瞭解腦科學在日常生活行為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四、課程亮點: l   學習大腦基本結構與功能,探索大腦感知世界的奧秘 l   瞭解自我意識、記憶與遺忘等重要腦功能的運作方式 l   實際體驗腦科學相關的活動,加深對腦部功能的理解 l   探索早期生命經驗對大腦的深遠影響,揭示腦科學的關鍵觀點 l   解析社會腦的概念,瞭解人際互動在大腦中的反應機制 l   探討壓力反應的神經科學基礎,以及相應的應對策略 五、參加對象: 不論您是臨床實務工作者(醫師、護理、心理、社工、職能治療等),或是助人相關科系(醫學、護理、社工、心理、教育、輔導諮商等)學生、研究生,抑或是單純對於如何有效運用大腦感興趣者,我們都熱烈歡迎您來參加本次的工作坊。無論您的專業背景如何,這將是一個豐富交流和學習的機

所有課程

2024「阿德勒心理學理論與實務」認證基礎課程

發佈: 2025-04-22 11:25 2024「阿德勒心理學理論與實務」認證基礎課程 (課程設計:楊瑞珠教授 Julia Yang Blagen) 一、 課程理念與目標: 由維也納精神科醫師Alfred Adler 建立的個體心理學(亦稱阿德勒心理學),存在已超過一個世紀,然而在當代眾多心理學派中,阿德勒心理學仍是瞭解人類性格形成,家庭動力,人際關係,組織領導,全人身心健康最佳理論依據。 在實務層面上,阿德勒心理提供心理諮商、輔導、社工、學校教師、家長、學務人員、醫療及矯正機構助人工作者,及企業領導人具體可行的諮詢策略,催化受助者有勇氣面對克服生活中工作,愛情和社會關係中各種認知、情緒和身心適應的挑戰。阿德勒心理導向助人工作策略在於藉由催化個體擁有安全感並能與他人連結,感到有能力,感到有價值和意義,並在失敗或挫折中感到有勇氣,終極目標在於建立或修復個體或群體的社會情懷。 本課程透過理論的闡釋、晤談演示、及演練,目的在於: (一)    介紹學員認識阿德勒心理理論基礎。 (二)    藉由阿德勒心理學概念培養對學員對自己性格(生命風格)的洞察並進而了解受助者的性格發展。 (三)    引導學員親身體驗阿德勒心理實務工作所依循的歷程:覺察、關係建立、心理評估、心理揭示,及重新導向。 (四)    預備學員選擇進入北美和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共同認證之課程(親師諮詢、生命設計諮詢、成癮療癒諮詢、伴侶諮詢等)。 二、 主辦單位: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專業認證:本課程為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及北美阿德勒心理學會共同認證課程第一階訓練,完訓後可取得「阿德勒心理學理論與實務」基礎課程完訓時數證明。符合進階課程報名資格者可用於以下認證課程中從第二階訓練銜接上課。 l   親師諮詢師/親子生活教練(每年開班,請留意課程公告) l   成癮預防與諮詢(不定期開班,請留意課程公告) l   伴侶諮商與諮詢(2024年班將於3/10台北開始第二階第一天上課) l   生命設計諮詢師(2024班第一階將於2/24-25台南實地上課) (註1:本課程為12小時,若參與時數低於12小時,將無法核發認證時數證明) 三、 報名資格: (一)凡對於阿德勒心理有興趣之心理諮商、輔導、教育人員、企業人士、等助人工作者和對心理健康有興趣之一般民眾均歡迎報名參加。 (二)欲參加學會所舉辦之所有認證課程均需完成此一

勇氣花園季刊

勇氣花園季刊第2期–與阿德勒相遇【2022-2023親師課程 學員回饋】

與阿德勒相遇~2022-2023親師課程 學員回饋   學員 Lucy   聽見講師自己曾經不完美的親職經驗,能夠對著學員分享應該是走過那段慘綠的歲月,一路上跌跌撞撞急病亂投醫的歷程,也因為有艱辛的過程更珍惜眼前的幸福,或許是久病成良醫的最佳例子。 想想自己也在育兒的路程遭遇許多問題,尤其自己是幼教的背景更讓自己覺得必然要做好,因此也因為壓力過大而潸然淚下,也與家人多有摩擦。幸運的是另一半願意與我齊心,陪伴我與其他家人溝通,讓我覺得不孤單。時至今日我依然在育兒的路上摸索,誠如老師所言沒有一個公式可以套用在每一個家庭中發生的問題,唯有自己改變面對教養的態度,找出適合自己家庭可操作的方式,只要願意改變就有機會翻轉與孩子間的狀況。我會是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生氣不已,但我要開始學習覺察我的生氣是要控制對方,還是要表達自己的訊息給對方知悉,我想透過我的生氣傳達甚麼資訊給對方,我要清楚看見自己的位置,不讓情緒控制了我與孩子的距離。我知道我不是完美的媽媽,但我努力成為一個讓孩子可以放心信任的媽媽,我不必成為完美的媽媽,我要做一個健康又樂觀的母親,因為這就是未來我想孩子成為的樣子。   學員 shanon 透過訓練更能融會貫通,透過團體課程的訓練讓自己的勇氣發揮得到自信,也因為實習壓力,多做了很多的功課,透過執行力把自己學到的內化,也增強了助人實力。 學員 陳雅玲 課程設計到結束的整理,赫然發現全扣住4C在運作,人生如此、課程意識巧妙的如此走下去,那份感動是彼此的看見、接納與允許。 學員 蔡慧娟 當團體帶領者將活動中的經驗連結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時,成員K的狀態開始緩和,向大家述說起他的生命成長故事,許多滿滿的不平、委屈與挫折。在團體的分享討論中,成員K說他好喜歡阿德勒的精神,雖然會受過去影響,但未來仍充滿改變的可能性。我為他喝采,也為我能與一群溫柔的人相伴,感到幸福與感動。在團體中,我們都是共學,一同成長的夥伴。 學員 妍慧 從沒想過自己也能夠成為團體的帶領者或者講師,從膽怯緊張到大方平穩。其實將自己的教育理念分享給旁人是我一直在做的事,但往往只透過臉書等平台,因此帶領團體對我來說不僅是一大挑戰,更是我內心深處一直想要做以及完成的事。謝謝學會~~安排這樣的實習機會,也感謝自己,帶著滿滿的能量去突破以及完成。 學員 吳俊寬 自從決定追求我最想要的將心理輔導帶入教學中,成為學習引導師開始

返回頂端